腳踏實地做一名合格的幫扶隊員
——龍臺鎮王山村幫扶隊員蒲愛民所經歷的脫貧故事
(暴雨期間排查安全隱患)
2019年,我被單位派出到龍臺鎮王山村擔任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開始與王山村群眾面對面的幫扶之路。
脫貧攻堅工作是國家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在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王山村廣大農戶群眾與鎮村干部、幫扶工作隊隊員一起奮發圖強,抓住政策機遇,不斷改進和發展生產方式,于2019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2020年底實現了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
(幫助貧困戶于進喜收割小麥)
村民于進喜是我自己的聯系戶,初次見面,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人雖然貧困,但卻是一個勤勞善良的人。走進屋子里,炕上和地下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袋子,里面都是這些年收獲的小麥和油菜籽、玉米等,家里的環境衛生也很差。通過近一個小時的拉家常,我了解到,他目前和自己的哥哥關金榜一起生活。關金榜是村上的五保戶,是個有語言障礙的殘疾人,他們的母親去世后,他們兄弟兩就一起生活。通過連續幾次走訪和向村干部、村民了解實際情況,我感到,要想改變他們家的狀況,還得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改變他們目前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學會享受生活。經過我們幫扶隊不厭其煩的動員和開導,兄弟兩終于放下了后顧之憂,答應了讓我們幫忙。于是我和幫扶隊員一起幫助他們把家里的舊糧食收拾干凈,拉到灘歌集鎮上變賣出售,又幫他采購了一臺鍘草機和電視機及一些生活日用品。現在,兄弟倆白天下地干活放牛,晚上一起看電視,生活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看到他們幸福的笑容,我深切感受到基層工作的辛苦和農民群眾生活的不易,能夠為群眾辦成一件實事、好事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幫助王虎娃賣糧食)
“干部結對幫扶后,經常到家里上門服務,講政策,送資料,不清楚的隨時可以打電話,我們心里熱乎乎的。”一提到精準扶貧這幾年帶來的變化,五保戶于新保就要發出這樣的肺腑之言。于新保開了一間小賣部補貼家用,他是村里精準扶貧的建檔立卡戶,雖然六十多歲的人了,但是經常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
(入戶走訪于丑定宣傳精準扶貧政策知識)
攻堅路雖難,但脫貧志更堅。在許許多多的貧困戶身上,我們從渺茫中看見了希望,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脫貧路上,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幫扶干部、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貧困戶的生活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美好。
(幫助進城安置戶王虎娃搬家)
“堅硬如石,柔情似水——可見石之頑固,水之輕飄。但滴水終究可以穿石,水終究贏得了勝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當知青時寫下的一段話。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共產黨員應當充分發揚“水滴石穿”的精神。在這場脫貧攻堅的戰爭中,有多少共產黨員、幫扶干部在默默無私地奉獻著。忘記了下班時間、顧不上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連續吃幾天方便面的,熬夜加班、深夜走訪、5+2、白加黑幾乎成了常態。
七年的脫貧攻堅戰,不知有多少人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不畏險阻,堅定不移、攻克脫貧難關,有幸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我深深感受到脫貧攻堅帶給人民的益處,也深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脫貧攻堅路上,每一個為脫貧攻堅不懈奮斗的人都是最可愛的人,因為我們充實并快樂著。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