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9/BeyondPic/2020-9/14/63d56ce277ca41b887e73b1379d3763b.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14日訊(記者 張亞亞)武山縣利用日照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清潔能源項目,采用“政府+企業+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在榆盤鎮河程村實施光伏扶貧工程,以勞務收入的方式反饋給全縣貧困村和貧困戶,福澤萬家。
這個季節,走進榆盤鎮河程村國家扶貧工程武山光伏電站,一塊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整齊排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電池板下,雞鴨成群,魚水和諧。
![](/Files259/BeyondPic/2020-9/14/8e6349652c5a4d0083c2d51949ffb601.jpg)
武山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于2018年5月開工建設,當年12月26日并網發電。目前已累計發電3100萬度,產生效益2325萬元。2020年上半年,項目收益約1075萬元。
在生產效益分配上,武山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光伏發電生產的效益除少部分留作電站正常運營外,其余的80%發給武山各村的貧困人口,20%留作村集體經濟收入。發給貧困群眾的錢并不是白給,而是貧困群眾必須參加公益崗位勞動,為村莊服務才能獲取報酬,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Files259/BeyondPic/2020-9/14/8bbeb5f28f77494697853c77248fb5a8.jpg)
河程村村民候戰民是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2019年,他除了獲得光伏項目支持公益勞動3000元外,還利用農閑時間在發電站務工,每月又多了近2000元的收入。河程村村支部書記劉雙雙說,2018年全村剩余貧困戶17戶,這17戶貧困戶均在2019年獲得了3000元的光伏扶貧項目資金,有力地促進了他們脫貧致富的步伐。
![](http://www.wushan.gov.cn/Upload/main/ContentManage/Article/image/2020/09/14/59ed3015ffbe497391745f5b739dc362.jpeg)
2019年,武山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共帶動全縣3615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曬曬太陽就增收的夢想成了現實。據武山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負責人鄧海強介紹,從今年開始,將進一步優化項目資金分配比例,提高村集體經濟的分配額,讓村上利用光伏扶貧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項目帶來的紅利,讓項目真正福澤萬家。
![](/Files259/BeyondPic/2020-9/14/41803ebb79f846e3a0e8a876acda4bff.jpg)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