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國粹 惠民演出
——武山縣劇團志愿服務送戲下鄉
![](/Files259/BeyondPic/2020-9/10/2009100859533920653d76cce8.jpg)
秦腔素有國粹美譽,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秦腔藝術與武山有著深厚的淵源。武山廣大群眾十分喜愛秦腔,各村都有以秦腔為社戲開展祭祀和群眾文化活動的習俗。尤其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唱戲更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
![](/Files259/BeyondPic/2020-9/10/20091008592d391cf9f2bb0d00.jpg)
縣文旅局從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出發,把送戲下鄉惠民演出作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安排縣劇團開展送戲下鄉活動,把群眾喜愛的精彩劇目,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免費在家門口看戲的實惠,享受到文化繁榮發展帶來的實惠。
![](/Files259/BeyondPic/2020-9/10/2009100859aa624e955b83a652.jpg)
縣劇團在秦腔劇目的演出和創排中,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在守住秦腔劇目靈魂的基礎上,適應人民群眾精神追求和弘揚先進文化的需求,立足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為時代發聲,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對傳統劇目不斷進行改造升級,使所演劇目的主題更加突出,劇情更加跌宕起伏,觀賞性、教育性更強,群眾更加喜愛。
![](/Files259/BeyondPic/2020-9/10/2009100859aa2d53a6e3f70187.jpg)
8月以來,縣劇團“紅色文藝輕騎兵”志愿服務者深入全縣各鄉鎮演出秦腔,主要劇目有《三娘教子》《轅門斬子》《二堂舍子》《拾玉鐲》《火焰駒》《花亭相會》等傳統劇目,以及去年成功創排上演的《洞天仙歌》折子戲等十多本戲。這些群眾喜愛的戲曲展演,不僅實現了老年群眾家門口看戲的愿望,弘揚了國粹藝術,而且讓群眾感受到縣劇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文體志愿服務的實效。演職人員以自己的文明言行和行動樹立文明劇團形象,倡導和踐行村規良俗,與秦腔愛好者進行交流,文明實踐和惠民演出有機結合,展現了新時代的新風貌。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