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省、市、縣宣傳部的相關要求,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全景式呈現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基層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零距離傳遞群眾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講述他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進一步匯聚全縣人民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Files259/BeyondPic/2020-8/14/241ef88c8ec14984be3236dcd66f6776.jpg)
近年來,武山縣河程村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現脫貧致富、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因村施策、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采取“支部出思路、黨員當先鋒、能人進支部”的做法,全面推行“黨支部+企業+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建制度、強班子、壓擔子、育品牌等舉措,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目前,河程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到9.83萬元。
![](/Files259/BeyondPic/2020-8/14/9790299f31cd41968a58a06e0cf6af7e.jpg)
一是培育集體經濟發展領頭雁。始終把加強村班子建設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關鍵舉措,擇優推選3名黨員致富帶頭人進入村級班子,選聘1名高校畢業生擔任村文書,從大學生、創業能人、退役軍人中儲備培養村級后備干部3人,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了人才支撐。堅持把村組干部、創業致富帶頭人教育培訓、能力提升作為重點,采取專題輔導、現場指導、組織外出考察等方式,啟發思維、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累計開展各類培訓30多場、參訓人數達500人次、組織外出學習3次10人次,共培育種植大戶10戶,致富帶頭人5人。
![](/Files259/BeyondPic/2020-8/14/11d5925a694441e1a313fb89777a3554.jpg)
二是開發集體經濟發展活資源。按照“村集體主導、合作社帶動、農戶積極參與”的原則,采取土地、勞動力入股等方式,將林士峽220畝村集體土地流轉給武山縣滿嘉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每年村集體可增加流轉土地收益資金3萬元。2020年依托種植產業結構調整,村集體在管山組流轉群眾閑置土地,連片種植架豆50畝、馬鈴薯100畝、水果玉米10畝。目前,累計盤活集體耕地200余畝,種植中藥材70余畝,馬鈴薯種植50余畝,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3萬元。
![](/Files259/BeyondPic/2020-8/14/fcb2d19f6ce545b1a260c7c2b1eaa3be.jpg)
三是拓寬集體經濟發展新渠道。河程村黨支部2019年注冊成立了村集體種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采取“村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吸收貧困戶,種植水果玉米200畝,架豆王60畝,并與甘肅中美國玉水果玉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訂單農業,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萬元,為15戶入股社員每戶分紅800元。依托2020年中央三部委扶持項目資金,建成養雞場一個,養殖肉雞、蛋雞900余只,建成魚塘8畝,養殖各類魚5萬余條,預計2020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可提供穩定就業崗位30個,將帶動80余戶貧困戶累計創收15余萬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