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載體抓管理 激發活力強隊伍
——榆盤鎮下河村五措并舉做好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試點工作
今年以來,武山縣榆盤鎮下河村把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試點工作作為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推行積分制管理、網格化設崗、多載體教育、關愛式幫教、動態化激勵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增強了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精細化推行積分制管理。通過日常記實、積分評定、量化管理,對黨員進行按月積分、按季評定、按年考核,將量化評定與民主評議、年度考核相結合量化管理,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教育培訓、交納黨費、承諾踐諾、履行義務等列為量化積分項目,建立“農村黨員紅黃預警”教育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季度之星評選、年度優秀黨員評選、先鋒示范戶動態掛牌、紅黃預警教育、不合格黨員處置的重要依據。全村27名黨員全部納入積分制考核范疇,先后有7名同志評定為季度之星,對5戶先鋒示范戶進行掛牌,對1名組織生活參加不積極、作用發揮不充分的黨員及時“黃色預警”,進行談話提醒,對1名工作不力,不符合任職條件的支委委員果斷“紅色預警”予以調整。
網格化開展設崗定責。依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新風培育、疫情防控等工作,按照“按需設崗、因事定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原則,通過“定網格、定人員、定職責、定獎懲”,引導無職黨員在宣傳政策、倡導文明、調解矛盾、幫扶困難等方面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真正為無職黨員搭建了發揮作用的平臺,實現了無職黨員“無職有位、無職有責、無職有為”。目前,全村無職黨員設崗5類6人,建立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黨員網格化示范崗13個,組織開展走訪慰問、愛心理發、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17次。
多載體強化黨性錘煉。圍繞黨員黨性錘煉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探索推行“黨支部+”、“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模式,依托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榆盤記憶館,通過觀看教育片、講黨課、重溫入黨誓詞、過好政治生日等方式,舉辦4次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堅持“理論學習+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組建技術推廣田間課堂小分隊,開展田間課堂專題講座5次;建立支委班子成員包抓聯系制度,及時向外出流動黨員通報支部工作開展情況,定期推送相關學習資料,組織開展主題討論、談心談話、思想匯報,依托學習強國APP、甘肅黨建APP、村黨支部微信群等信息化平臺,組織流動黨員在線學習、參加組織生活、繳納黨費、匯報思想、建言獻策。目前,通過“網上黨支部”共推送“指尖課堂”15次,各類政策理論130余條,談心談話4次,外出報備登記4人,按月匯報思想4人,發放流動黨員證4個,開展集中座談會2次。
關懷式實施結對幫教。圍繞老黨員集中學習難度大的困境,積極組建黨建知識送學上門小分隊,結合脫貧攻堅政策宣講為老黨員提供“送學上門”服務45次,開設“院落會”“板凳會”等“農家庭院小課堂”20余次。針對老黨員作用發揮不足的困境,組建“夕陽紅”新風培育政策宣講小分隊,開展道德講堂、文明新風培育、鄰里糾紛調解、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15次,積極組織有能力的老黨員開展“講黨課、憶傳統、亮家風”活動3次。圍繞黨員激勵關懷不規范的問題,建立支委班子成員、黨員致富帶頭人、黨員產業發展大戶、黨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對老黨員、困難黨員的“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機制,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思想狀況,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動態化促進先鋒引領。積極開展了“黨員比擔當、比作為”活動,圍繞志愿服務、勤勞致富、發展產業、孝老愛親、人居環境等方面開展黨員示范戶動態掛牌5戶。依托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對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中表現突出的4名黨員進行了表彰,為21名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為5名優秀黨員贈送“生日賀卡”。積極邀請“奉獻武山·十大人物”、“武山好人”、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個人開展先進事跡講座2次,用先進個人講好先進事跡、講好革命傳統、講好身邊故事,用好榜樣力量、用實先進教材、用活優秀黨員,為黨員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身邊教材。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