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省、市、縣宣傳部的相關要求,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全景式呈現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基層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零距離傳遞群眾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講述他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進一步匯聚全縣人民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7月3日訊(記者 楊彥春 趙超)山區豆角初長成,嫩綠長條待人摘。端午過后,武山縣的山山峁峁被大片大片的山地正茬豆角覆蓋,一根根筆直鮮嫩的豆角藏身于葉片中茁壯成長,再過十來天,這些豆角將“出閨房”,迎來“出嫁”。
豆角是武山縣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富民產業之一。經過這幾年的摸索試驗,武山豆角已經從川區“爬上”山區,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位于武山縣樺林鎮的寨子村,海拔2040米,耕地2531畝,今年共種植370多畝架豆。由于高海拔,溫度低,早晚溫差大,寨子村架豆上市時間比川區遲。寨子村第一書記兼幫扶隊長李煜綱介紹,再有半個月寨子村架豆就能上市了,預計畝產3000多斤。
這幾年,為了推廣架豆種植,寨子村幫扶隊員走村串戶,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大力種植架豆等高原蔬菜,同時,聘請縣農業技術專家到村培訓架豆等高原蔬菜病蟲害防治等知識。如今,寨子村家家戶戶都種植豆角,豆角種植讓寨子村群眾增了收,嘗到了甜頭。
寨子村豆角發展是武山豆角“上山”的一個縮影。這幾年,武山縣在西部淺山區、北部干旱山區、南部淺山區、南部高寒陰濕山區等4個貧困片帶壓糧擴經,因地制宜發展豆角產業,讓全縣所有山區都能見到豆角的身影,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產業支撐。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