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武山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编l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培育壯大新興特色產業,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產業融合、強鏈補鏈的原則。按照“蔬菜主導,多業并舉”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立足“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農產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4+2”農業產業,全面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一是做強蔬菜產業。大力推廣“西梁模式”,加快推進“一園一區四片兩帶”蔬菜產業基地改造升級。打造5萬畝豆角和5000畝山地辣椒高原夏菜種植基地。積極實施大南河流域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市級產業振興示范點建設工作。加快推進西梁灌區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著力抓好城關清池、山丹周莊、洛門大南河等蔬菜生產基地的改造提升工作,有序推進鋼架大棚的新改建工作。目前,已種植早春蔬菜5.2萬畝,預計產量16萬噸,預計產值4.2億元!拔渖绞卟恕⑻烊缓貌恕钡膬瀯莞油癸@。積極籌備2019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暨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展示和推介武山蔬菜。
二是做優果品產業。立足貧困村實際,大力發展特色果品產業基地,進一步優化果品布局和品種結構,推廣精準化栽培技術,加快綠色、有機果品基地建設,穩步提升果品產業發展水平。今年全縣計劃建園2.2萬畝,春季完成新建園7000畝,新建渭河流域及南北淺山區樺林趙坪、鴛鴦大林、山丹堡子蘋果基地和城關劉灣、洛門牟坪櫻桃基地,洛門響河、年坪、樺林上溝、灘歌上街花椒基地,北部山區榆盤河程、馬河、咀頭李堯黑梨基地等一批特色林果產業基地。
三是做精畜牧產業。在川道淺山區重點扶持適度規模家禽、生豬產業。在龍臺、楊河、沿安、灘歌、溫泉、馬力等鄉鎮培育“瘦肉豬,生態羊,舍飼牛、散養雞、冷水魚、百花蜜”等特色養殖產業。打造武山特色漁業品牌。重點打造斐拓農業生豬基地和恒晟農業養蜂基地示范點。狠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堅決杜絕非洲豬瘟在我縣傳播。
四是做活勞務產業。加快推進全縣農村勞動力輸轉由自主分散式向有組織規;D變、由勞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由以就業為主向就業創業并重轉變、由以縣域外為主向縣域內外并重轉變、由以精壯勞力為重點向農村留守群眾全覆蓋轉變的“五大轉變”。實施2019年春風行動,開展就業政策宣傳,在洛門鎮舉辦了天津寶坻·甘肅武山東西部勞務協作轉移就業專場招聘會,現場錄用310人,有520多人與招聘會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開展勞動維權等服務,接待企業35家,辦事群眾100多人。
五是做大中藥材產業。以楊河、沿安、咀頭、樺林、馬力、榆盤等鄉鎮中藥材基地為載體,積極培育中藥材產業,加快中藥材GAP認證,加大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力度。今年全縣計劃中藥材種植6萬畝,目前,已完成中藥材種植4.6萬畝,重點打造沿安、楊河當歸示范點,咀頭黨參育苗示范點,鴛鴦、馬力黃芪示范點,樺林、榆盤冬花示范點,城關、山丹、鴛鴦柴胡示范點,鴛鴦金銀花示范點。做大做強“伏羲藥業”等中藥材加工企業,大力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中醫藥養生保健,開發中藥材精深加工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產品附加值。
六是做特鄉村旅游產業。積極發展生態休閑旅游、體驗性旅游、田園觀賞性旅游等鄉村旅游,圍繞舉辦中國?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萬畝油菜花海旅游觀光活動等旅游節慶會展活動,加快推進鄉村旅游投入,不斷提升配套服務能力。重點打造武山南部油菜花海、休閑漁業鄉村旅游示范片帶。(武山縣信息中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