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7/BeyondPic/2019-1/2/95815b87ba004b299eb14071b75cf9b5.jpg)
12月29日,第十四批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命名表彰大會在蘭州召開,武山縣被授予“省級文明縣”榮譽稱號。會上,縣委書記索鴻賓代表受表彰省級文明縣區作了題為《凝聚建設幸福美好小康武山的強大精神力量》的發言。
![](/Files257/BeyondPic/2019-1/2/bde7ce9ac0e44f23914e75dd5df4e8ce.jpg)
索鴻賓說,近年來,武山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以創建省級文明縣為統領,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著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我們強化組織保障,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全縣人民的自覺行動?h委、縣政府切實擔負起創建省級文明縣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全縣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建立縣四大組織領導包抓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機制,形成縣委統一領導、各級黨政組織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和實踐養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無處不在,讓文明創建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我們突出互促共進,精神文明建設成為打贏整縣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推手。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助推脫貧攻堅,舉全縣之力實現整縣脫貧,城鄉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實現了“村村硬化路、戶戶自來水、家家無危房”,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文化廣場等全覆蓋,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累計減貧9.81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54%,達到整縣脫貧要求。深化以“扶志”“扶智”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扶貧,扎實開展以村容戶貌整潔、文明生活習慣養成、群眾精神面貌改善為重點的消除“視覺貧困”行動,持續治理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不良風氣,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堅定,實現了脫貧攻堅和精神文明建設雙促進、雙提升。我們堅持為民理念,精神文明建設成為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重要載體。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持續在提升城市品位和社會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在城區建成了體育館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新建了2所標準化小學,實施了縣一中、縣醫院遷建工程。在城區黃金地段建成了集文化、集會、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人民廣場,成為展示武山人民奮斗歷程和精神風貌的城市標志性建筑。始終堅持“文明是管出來的”的理念,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域無垃圾治理和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不斷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堅決整治城區“八亂”現象,長效機制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群眾生活更有質量、更加幸福。我們注重典型引領,精神文明建設成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堅持開展“奉獻武山·十大杰出人物”“感動武山·十大道德模范”等評選表彰活動,先后涌現出全國先進工作者何亞蘭等先進典型,一大批省市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脫穎而出,進一步激發了全縣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今年暴洪災害中,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和志愿者無私奉獻、攻堅克難,奪取了全縣抗洪搶險救災的全面勝利,凝聚形成了“萬眾一心、不畏艱難、連續作戰、敢于勝利”的“武山抗洪精神”。這種精神是長期以來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集中反映和升華,也是干部作風建設的具體實踐,成為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和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索鴻賓表示,精神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武山縣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不懈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為堅決打贏整縣脫貧攻堅戰、建設幸福美好小康武山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道德支撐。
![](/Files257/BeyondPic/2019-1/2/14a5cd328bb94dc7b6bc2ea3fd5b09f3.jpg)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