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武山>>正文
武山:凝聚建設幸福美好小康武山強大精神力量(圖)
(2018/11/20 17:01:40)  來源:武山縣委宣傳部  打印本頁

  近年來,武山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擔當作為,開拓進取,為堅決打贏打好整縣脫貧攻堅戰、建設幸福美好小康新武山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提供了豐潤的道德滋養。

  抓基礎、促提升,奠定文明基石

  創建文明縣,從改變城鄉面貌開始。武山縣始終堅持把完善基礎設施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精神文明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城區面積擴大到15平方公里,南北濱河路風情線、寧遠生態園、人民廣場及城市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設讓縣城面貌煥然一新。紅軍長征強渡渭河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相繼建成開放,寧遠文化藝術中心、體育館、國際大酒店等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文化品位和承載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村水、電、路、房、網等基礎條件極大改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建設圖景正在武山大地逐步展開。鋪開城鄉文明和諧發展的畫卷,武山人民正以“誓叫武山換新顏”的堅強意志,百折不撓、奮力拼搏,在武山大地書寫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嶄新篇章!

  抓環境、育鄉風,厚植文明底色

  營造優美人居環境,培育健康文明鄉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所在。武山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示范工程的實施,以“人居環境美起來、鄉風民風好起來、文化生活活起來”為目標,著力推進環境整治、消除“視覺貧困”、全域無垃圾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行動,打造了洛門石嶺、龍臺董莊等一批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示范村。扎實推進移風易俗,督促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對婚嫁彩禮、宴席等制定“限高”具體量化標準,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推動形成文明和諧的鄉風民風。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實現了文化廣場、“鄉村舞臺”和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行政村全覆蓋!拔幕、科技、衛生”三下鄉、文藝宣傳隊和紅色文藝輕騎兵進鄉村、農村電影放映、送戲下鄉等活動扎實開展,培育發展基層文藝表演團隊200多支。扎實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打造了“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和“武山油菜花!甭糜蚊,鄉村旅游蓬勃發展,文化旅游雙輪驅動為文明建設鋪上了亮麗底色。

  深入實施“精神扶貧”工程,在全縣156個貧困村探索建立“脫貧講習所”,在188個非貧困村指導建立“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確定縣、鄉(鎮)、村脫貧之星、產業大戶、幫扶干部、涉農專家、法律專家和鄉賢模范等六類講習員共計2700名,累計開展各類講習活動4800多場,教育培訓群眾8.6萬余人(次),有效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

  抓教育、樹典型,引領文明風尚

  武山縣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融入到社會發展各方面,大力弘揚社會主流價值,凝聚強大精神動力,唱響時代主旋律和正氣歌,將“文明種子”遍撒寧遠大地。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重要指示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共場所、機關社區、校園、鄉村等地全覆蓋式的宣傳教育陣地,以及廣泛開展的文藝演出、征文演講、詩歌朗誦、主題團日活動等“中國夢?我的夢”主題教育活動,還有大街小巷一批批精美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是全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教育十大創建最生動的詮釋和例證。

  覆蓋縣、鄉、村(社區)三級的志愿服務組織服務機構逐步建立,全縣注冊登記330個志愿服務團體,廣泛開展了政策宣傳、扶危濟困、植樹造林、環境保護、抗洪救災等志愿服務,其中“音樂送溫暖下鄉支教”榮獲甘肅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獲得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四個100”宣傳推選活動提名。與此同時,誠信建設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營造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環境。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常態化開展,2017年以來鄉村兩級共評選表彰“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公婆”等先進典型3500多名,2018年元月舉辦全縣精神文明建設頒獎典禮,集中表彰“奉獻武山十大人物”“脫貧之星”“武山好人”“文明家庭”“文明社區”“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最美志愿者”和“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各類先進典型246名,形成了村-鄉(鎮)-縣先進典型逐級評選網格化格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對2018年歷史罕見的暴洪災害,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凝聚并形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奮勇當先,堅韌不拔、連續作戰,敢于勝利、迎接挑戰”的“武山抗洪精神”,取得了抗洪搶險救災的決定性勝利,彰顯了擔當作為,激勵武山兒女在全面小康建設的征程上奮勇前行。

  一個個先進典型為武山樹起了一根根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道德標桿,一個個文明細胞不斷激活著武山爭創文明的熱潮,春風化雨般引領文明風尚。文明逐漸成為武山人的行為準則,融入這座山水古城的各行各業,讓武山大地處處洋溢著和諧、進步、開放的時代氣息!

  抓載體、創機制,構建精神坐標

  武山縣把“一切為了人民”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立足點,不斷建立完善建精神文明建設管理機制,把精神文明建設主要指標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綜合目標責任考核范疇,建立各級黨政一把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領導體制。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創建省級文明縣為抓手,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以群眾受益為根本動力,狠抓“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六大環境體系建設,一系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高效運行,得到了群眾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全社會共建共享的強大合力。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攝影相關圖片
秋天天水,大道黃金(圖) 天水網紅街走來了一位94歲的老人 因為一條街,火了一座城(圖) 天水“黃金大道”走來了一對戀人 天水網紅街走來了外國人(圖文+視 因為一條街,火了一城人(圖) 旗袍麗人驚艷天水“黃金大道”(圖 潘石屹漫步天水網紅街(黃金大道) 天水在線打卡天水網紅街“黃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