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村母親的國防情懷
——記武山縣洛門鎮嚴新梅送子參軍報國事跡
![](/Files256/BeyondPic/2018-10/10/1539079593175631.jpg)
武山縣自古因崇軍尚武而聞名,而洛門鎮下康村情系國防的農民嚴新梅,為支持部隊建設,送四個孩子參軍的事跡,更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三十年的不了情
嚴新梅出生于甘谷縣磐安鎮謝家坪村,能找個穿上軍裝的軍人,當一名人民解放軍的妻子,是生長在黃土高原的嚴新梅自小的心愿。 1985年,經人介紹和洛門鎮下康村的康勝元結婚。后來丈夫康勝元講了他的從軍未能如愿的故事: 1984年,他背著父母報名參加應征,體檢政審均合格,正當他萬分興奮時,大哥卻嚴厲地對說:“家里這么窮,你走了,誰干活養活一家人,父母誰來照顧?”思慮再三,康勝元只好放棄了從軍夢,當了一名地道的農民。但多年來,他心里卻始終銘刻著一個心愿:“今生圓不了從軍夢,就讓子孫后代替我去做個當兵人”。嚴新梅為丈夫未了的心愿深感遺憾,于是夫妻兩人商量,讓孩子圓他們的夢想。
![](/Files256/BeyondPic/2018-10/10/1539079593177699.jpg)
送子參軍最光榮
2002年7月,大兒子康智勇初中畢業后,正直青春年少,學業有望的他,立志要成為祖國的頂梁柱的他,在嚴新梅語重心長地勸導下,參軍入伍。母親對他說:“智勇啊,沒有國家哪有我們的小家,男子漢就要當兵去,參軍報國最光榮,希望你到部隊去報效祖國。”同年12月,康智勇報名參軍,體檢政審合格后,老兩口終于如愿以償把大兒子送到北京總裝部某衛星發射基地。
2007年6月,二兒子康智全高中畢業,原本考上了南方一所二本院校,但在嚴新梅的動員下,當年康智全便去了新疆軍區邊防某部參軍。三兒子康智敏和四兒子康智軍是一對孿生兄弟。2011年10月征兵開始后,嚴新梅又動員老三老四一起報名參軍。原本在山東青島一家賓館當保安的兄弟倆,每人月薪四千多元,工作干得也很出色。當賓館老板聽說他們要去當兵后,非常舍不得,就以兩人合同未到期為由不付工資,以此要求把他們挽留住。但弟兄倆在父母親的再三鼓勵下毅然報名參軍,并順利入伍到浙江舟山某東海艦隊,成為出色的艦上水兵。
![](/Files256/BeyondPic/2018-10/10/1539079593178518.jpg)
做好為國分憂事
把四個孩子全部送到部隊,嚴新梅感到自己無比光榮,也深深感到身上的擔子愈加沉重。為了不讓四個孩子分心,支持他們安心服役,年近50的她和丈夫兩人承擔起繁重的農活。2005年11月26日,應邀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行成功表彰大會上,大兒子康智勇受到中央首長的親切接見。二兒子康智全在新疆邊防某部服役,入伍當年就當上了連隊的文書,并被評為“訓練尖子”和“優秀士兵”。三兒子康智敏和四兒子康智軍到部隊參加新兵訓練,兩人第一次考核就雙雙獲得全團第一和第二名的好成績,新兵訓練結業后就分別當上了副班長。2008年12月,大兒子康智勇光榮退伍后,在村里辦起了第一個養豬場,當了一名個體戶小老板。短短幾年里,他的養豬產業已經達到100多萬元,成為當地退伍軍人創業致富的帶頭人。
種好半畝田,還要想好國家事,這就是一字不識卻識大體顧大局的嚴新梅,作為一個樸實的農村母親的國防情懷。他們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卻有著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懷,毅然決然的支持四個兒子走上了從軍之路。2015年榮獲天水市“最美家庭”,2017年榮獲武山縣首屆“文明家庭”。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