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手里學針線,如今執機接大單”——山丹鎮任山村扶貧車間內,15名女工正在用電動縫紉機制作被套。自車間創辦以來,已帶動30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就地就業。“務工、掙錢、照顧老人孩子,真是一舉數得啊!”貧困戶顧月巧指著車間說,順著車間望去,就近務工的婦女們臉上洋溢著幸福自信的笑容,大家紛紛表示,以后可以在照顧家庭的同時就近務工,增加收入。
扶貧車間的開辦激發了婦女們創業就業的熱情,堅定了勤勞致富的信心,撐起了發家致富的“半邊天”,扶貧車間為貧困婦女搭建就業平臺,實現了貧困婦女“足不出戶、就地致富”的目標,走出了一條婦女增收、產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贏的脫貧新路子。
車間的建成改變了貧困戶以往無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原來無事干,沒精神勁,現在來這打工,每天能掙三四十元,自己能掙錢了,看到生活的希望啦。”任山村下肢殘疾的低保戶黎改銀以“自己能掙錢了”為榮,體現了自身價值和尊嚴,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與決心。
扶貧車間的開辦為貧困婦女搭建了就業平臺,以“政府+企業+貧困戶婦女”的運行模式引導貧困婦女就近就業,增加收入,培養婦女脫貧致富信心,實現“就業一個人,脫貧一家人”的目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巾幗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