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帶領縣政府辦、財政、民政、農業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洛門、咀頭、溫泉等鄉鎮,實地查看農作物受災情況,指導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工作。
馬勤學一行深入洛門鎮裴莊、咀頭鄉張溝、宋坡和溫泉鎮東梁、田河等村田間地頭,現場查看了果樹、架豆、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受災情況,詳細了解救災工作開展情況, 與受災群眾座談,共同商討災后改種補種工作,并就進一步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馬勤學強調,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具有重要意義。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組織群眾迅速開展受災作物改種補種工作,努力把風雹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要組織動員干部群眾逐村逐戶逐地塊核實農作物受災情況,精準統計,及時上報,不得拖延誤報。相關部門和鄉村兩級干部要深入一線指導群眾開展災后自救,做好受災群眾情緒安撫和疏導工作,讓廣大受災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馬勤學要求,農業、蔬菜、果業等部門要加強減災措施和農業技術的培訓指導,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根據受災情況和地域實際,盡快指導群眾補種、改種架豆等經濟作物,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努力實現“農民不減收、不返貧”。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進一步加強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和預報,完善防災減災預案,儲備應急物資,加強值班值守,切實增強綜合防災減災能力。財政、民政等部門要加強與鄉鎮的協調配合,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和物資,確保救災和生產恢復不受影響。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