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6/5/1528079735671905.jpg)
為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核心作用,有效增加群眾收入,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6月4日,武山縣灘歌鎮南溝村邀請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和駐村幫扶隊員,為廣大群眾開展種植技術和脫貧攻堅相關政策的講解培訓。培訓采取理論講解和現場交流的方式進行,讓群眾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接受培訓,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汪盤來是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一直想通過種植豆角等經濟作物增加收入。今年他種了1.5畝豆角,但是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豆角長勢不是太好,他很著急。聽說脫貧講習所今天邀請了農業局的技術專家專門講解豆角種植技術,他便早早的來到講習所取經,并當場邀請技術人員到地里看一看。在他家的豆角地里,技術人員對豆角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觀察分析,認定豆角長勢不好是由于最近的氣候原因引起,等氣溫回升穩定后,出現的“黃爛葉”現象會自動消退時,他這才松了一口氣,他說,技術人員講解的很透徹很專業,現場查看問題非常準,提出的解決辦法很實用有效,以后會繼續加大種植規模,增加自己的收入。
![](/Files256/BeyondPic/2018-6/5/1528079735675567.jpg)
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四喜,今年也種了1.5畝豆角,但種植經驗較為欠缺。他說,今天的培訓對我來說收獲很大,解決了很多種植當中遇到的問題,技術人員結合南溝村的實際情況和架豆種植的技術要求,以及病蟲害的防治進行了詳細講解,還帶我們到地里進行了現場觀摩和交流學習,對我種植好豆角幫助很大,很感謝他為我們傳經送寶。
長期以來,白溝組和陳二峪組群眾一直飲用的是井水。聽幫扶隊員說,村上的自來水項目已完成了工程量的75%,再有一個多月,村上的群眾就能吃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時,村民王東彥高興的說,黨的政策就是好,我們也能吃上自來水了,既干凈又省事,以后再也不會為吃水犯難心了。
張福全的母親今年75歲了,長期患有疾病。當幫扶隊員告訴他,從今年6月份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報銷取消起付線,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比普通參保對象提高10%,在市內醫院按照等級報銷比例,其中鄉鎮衛生院報銷100%,二級醫院報銷90%,三級醫院報銷85%時,他激動地說,看病報銷的門檻降低了,我們看病就越來越容易了,以后脫貧致富奔小康也就多了一層健康保障。
通過常態化開辦講習所,南溝村廣大群眾思想觀念得到了明顯轉變,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土蜂養殖、豆角種植等富民產業的意愿不斷高漲,從而進一步提振了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和能力,提高了脫貧攻堅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Files256/BeyondPic/2018-6/5/1528079735680623.jpg)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