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方青山綠水
——馬力鎮暖水村美麗鄉村建設側記
武山縣馬力鎮暖水村,因一眼暖水泉而得名。這里曾經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少有人知,但卻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春天百花爭艷,夏天松濤悠揚,秋天紅葉綴林,冬天銀裝素裹。
邁入五月的暖水,風和日麗,碧空如洗,油菜飄香,青瓦白墻,更是一番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暖水村危舊房屋修繕,安全飲水入戶,通訊鐵塔啟用,文化廣場開建,巷道整修完工,通村公路硬化,幼兒園初具雛形,農家書屋對外開放,太陽能路燈安裝投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效果彰顯。
經濟不斷發展,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何呈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面貌,讓鄉村環境優雅、整潔美麗,是擺在馬力鎮鎮村干部和暖水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面前的現實問題。結合武山縣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的開展,暖水村探索出了一條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環境治理之路。
做好宣傳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學習、會議、交流時機,運用廣播、微信群向村民、學生大力宣傳開展環境整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起草了《留一方青山綠水》倡議書,提出每家每戶每位村民應該成為環境保護的主角,倡導“以綠為美、以凈為榮、以水為源、以人為本”的理念。
做實責任到人,強化管理夯實基礎。實行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落實公益性崗位人員、有勞動力的低保戶家庭、黨員干部分段包干,各負其責。加強公益性崗位人員集中管理,每周一、四、六定期清掃,考勤簽到。
做大參與人員,人盡其用廣泛參與。邀請村上三位熱心公共事業的老者擔任環境衛生監督員,引導革除陋習,監督不良行為。授予暖水小學六年級、五年級學生擔任兩眼暖水泉“護泉小衛士”,作為一項“傳承”的責任定期搞好暖水泉周邊的環境衛生。組織村干部、小學生和蘭州志愿者撿拾村莊垃圾,以此帶動村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做細工作內容,全面開展環境整治。開展“垃圾不落地,暖水更美麗”承諾簽名活動。組織群眾清理垃圾死角,拆除破墻爛院,清掃房前屋后自家院落。密切與小賣部、牛羊養殖戶溝通聯系,落實門前環境整治。統一回收啤酒瓶、廢紙殼等可回收垃圾,推動開展垃圾分類。
做強社會力量,多方聯手共聚合力。依托暖水小學開展“校村共建”,教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習慣,增強環保意識。攜手甘肅省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開展暖水村農村垃圾管理項目,探討邊遠貧困農村以社區自身力量為基礎、進行垃圾管理的可行性;共同開展農藥廢棄物回收試點活動。積極聯系幫扶單位甘肅省工業交通投資公司捐贈40個垃圾箱,引導群眾定點收集生活垃圾;補貼資金解決垃圾清運的油料費用。
有美麗鄉村,才有美麗中國。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留下一方青山綠水,更要留住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攝影 康明生 關招宏 王煒平/文 張凱)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