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高列香:村里脫貧致富的“女強人”
高列香家庭系武山縣樺林鎮寨子村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起初,家里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胡麻等傳統農作物為主,效益不好,收入不高,想發展產業沒有基礎,脫貧致富沒有門路,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在鎮政府和各幫扶單位的幫扶下,依托各類強農惠農政策,加上夫妻倆勤勞又肯干,不斷發展壯大架豆種植、養羊產業,幾年下來,錢包鼓了,有了積蓄,換了新房,走上了致富路,于2017年脫了貧,一家5口人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高列香每天早出晚歸,勤勤懇懇,操持著家務和地里的農活,丈夫閆漢來搞養殖,跑三輪,打零工,男主外、女主內,生活平常普通卻充滿著幸福。直到三月前的一天,丈夫突遇車禍,喪失了勞動能力,把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推上了風口浪尖,看病用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羊也賣了一大半,照顧受傷的丈夫和兩個76歲的老人,打理羊場,干農活……全部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她一個女人身上。
鼓足信心,“半邊天”撐起一個家,維護奮斗出來的幸福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她偷偷哭過,甚至想過放棄,但看著需要照顧的丈夫、孩子、操勞了一輩子的公婆;面對不辭辛苦多次上門慰問鼓勵的幫扶干部;回想起自己和丈夫一路艱辛的奮斗歷程,從貧困到脫貧致富,有苦有累,更有光榮,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在她的內心油然升起,她擦干淚、咬緊牙決定用自己粗糙的雙手撐起這個家,用消瘦的肩膀為他們擋風遮雨。她鼓足勇氣,重拾信心,白天天不亮就下地,中午照顧完丈夫和老人,打理完羊場,也顧不上休息,又到地里干活,風雨無阻,一如既往……
談起媳婦的勤勞能干,丈夫閆漢來那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說,“我不能干活,家里大小事務都由她一人干,吃盡了苦頭,但從不叫苦,還經常鼓勵我只管好好養傷,其他事情不用操心,她一個人能撐起一個家!闭且驗橄眿D的鼓勵和悉心照顧,閆漢來的傷情日漸好轉。
柴小明是寨子村的幫扶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由于今年要在閆坪自然村康家灣區域建設高原夏菜600畝正茬豆角種植示范點和3000平方的蔬菜交易市場,所以他和鎮村兩級干部經常奔波于田間地頭,動員指導群眾發展豆角產業,當問及高列香的情況時,柴小明告訴筆者,這片豆角種植示范點就有她家的9畝架豆,丈夫出車禍后,每次到這里,總能看到高列香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有時天快黑了還不回家,吃幾口干糧繼續干,是村里公認的“女強人”,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庭撐起了半邊天。
艱苦奮斗,“幸福路”定能越走越寬,好日子終將來臨
閆坪自然村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青壯勞力大多都到外地務工,剩下都是老人和婦女了,哪家的媳婦最能干,村民們最清楚。尤其是家里經歷了變故后,高列香的所作所為,讓村民們刮目相看,都為她豎起了大拇指。在村民們的眼中,她依然是那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事勤快麻利,家里上下都收拾的井井有條的高列香。
村主任閆富榮告訴筆者,從她的日常表現來看,她非常堅強,每天堅持勞作,從不間斷。
筆者走進高列香的地塊時,快到下午1點了,她還在架豆地里干活,閑聊中,也未感覺到高列香有任何異樣,只是仔細的干著農活,她說,“種架豆鎮上補助力度很大,每畝補助10公斤地膜,2公斤種子, 500元現金,縣農業局免費發放400根枝干,幫扶工作隊也聯系了收購商,銷售也不愁。去年種了4畝架豆,收入也有一萬五六,效益非常好,種什么都沒有種架豆的好,和丈夫商量后要把種植面積擴大到9畝。”
正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家里出了變故,高列香依然堅持一個人完成了這個種植目標。
她說:“很多人因家庭變故,花光了錢,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返了貧,但是我不想當貧困戶,不想低人一等,我想比別人過的好,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能干好農活,也能打理好家庭事務,我有信心把9畝架豆管好,也有信心讓全家人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都說女人能撐起半邊天,的確,她正是以自己的堅強樂觀撐起了一片天,用責任撐起了這個家庭,譜寫了一曲不屈不撓的精神贊歌,也詮釋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重要意義。筆者相信,在高列香心中,自有一片海洋,這片海洋始終風平浪靜,在那里載著老人、丈夫、孩子的一葉扁舟會一直平穩行駛。
一個模范一面旗幟,一個典型一座豐碑,當前正是打好打贏整縣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期,這位“女強人”,在用執著和汗水,艱辛和努力,在脫貧致富,圓夢奮進的征程上越走越遠,我們要學她不甘貧困,不安現狀的闖勁和干勁,學她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價值、用汗水換取財富的勇氣和信心,更要學她自強不息、不懈奮斗的精氣神……(通訊員/朱瑞冬)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