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4/25/1524620764893445.jpg)
為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堅決打好打贏整縣脫貧攻堅戰,今年,武山縣以補齊“精神短板”,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進一步提高脫貧質量為出發點,在全縣1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建立脫貧講習所,開展以脫貧之星進所講經歷、產業大戶進所講經驗、幫扶干部進所講政策、涉農專家進所講技術、法律專家進所講法規、鄉賢模范進所講風尚為主題的脫貧講習所“六進六講”活動,助力武山縣走出一條教育農民、培訓農民、扶志扶智的脫貧攻堅新路子。
![](/Files256/BeyondPic/2018-4/25/1524620764896979.jpg)
武山縣以教育農民、培育農民、扶志扶智為重點,在各貧困村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立講習所。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經過縣農工部、扶貧辦、司法局、農業局、畜牧局、果業局等單位的篩選推薦,建立了以脫貧之星、產業大戶、幫扶干部、涉農專家、法律專家、鄉賢模范等群體組成的149人的縣級講習隊伍。并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就地和交叉相補充的原則,講習方式按照以固定講習活動的課堂式大宣講和以互動式小組會等方式進行。
![](/Files256/BeyondPic/2018-4/25/1524620764906857.jpg)
其中,“脫貧之星”主要向廣大群眾講經歷、講感悟,提振未脫貧人口的脫貧信心。“產業大戶”向群眾講授產業由小做大的歷程、發展產業的經驗、產業帶來的效益,鼓勵產業大戶與貧困戶結對子,為脫貧想法子。“幫扶干部”向群眾宣講各類惠農政策等內容。“涉農專家”開展蔬菜、勞務、林果、養殖技術培訓和醫療保健、環境保護等各類講習。“法律專家”向群眾開展普法宣傳,開展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鄉賢模范”面向群眾開展樹文明新風宣講,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所有講習內容力求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從而達到群眾“聽得懂、易接受、能認可、受歡迎”的目的。準確對接群眾需要,科學確定講習內容,明確講習人員,并于每月初前向縣委宣傳部報送《武山縣脫貧講習所“六進六講”活動計劃表》,根據反饋情況逐步組織實施。縣委宣傳部聯合縣委辦、政府辦、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督查室、扶貧辦等單位,組成講習所“六進六講”活動評估小組,定期對各鄉鎮講習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對講習場所不規范,工作不力的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督促整改,確保活動正常開展,取得實效。
![](/Files256/BeyondPic/2018-4/25/1524620764910824.jpg)
通過幾個月的講習實踐,廣大干部群眾脫貧攻堅的精氣神有了很大提升,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主動脫貧意識日漸增強,“造血”功能不斷完善,講習所真正成為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加油站”。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