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5/BeyondPic/2018-3/23/1521540662055267.jpg)
近日,天水的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雨絲,氣溫也隨之下降,但武山縣鴛鴦鎮丁門村養殖戶丁心啟的雞場里,卻是一派火熱的場面。
說起這位80后,丁門村村里村外的人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今年37歲的他到底做了些什么,讓村民們如此肯定?
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丁心啟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7歲和18歲的時候,母親、父親相繼離去,殘酷的現實讓丁心啟顯得比同齡人成熟得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家里貧困,我初中沒畢業便早早綴學,開始打零工為家里補貼家用了!倍⌒膯⒄f道,“1999年18歲那年,為了賺錢,我在親戚跟前借了錢,從外地批發了大蒜,想著可以賺些差價,不成想錢沒賺到,連本金都沒有撈回來。”
面對空空蕩蕩的房子,以及第一次創業的失敗,丁心啟思索再三后,最終背起行囊,開始了打工歷程。
在外務工學會多種技能
從1999年到2015年,整整16年間,丁心啟幾乎沒有回過老家,常年輾轉在各大城市之間,不管是木工、電焊工、架子工、鋼筋工、養殖工等,他都干過。
“你看,現在我們住的房子,就是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自己親手搭建的”,丁心啟自豪地說。
“在外務工的那些年,我也攢了一些積蓄,但是對于一個單身漢來說,心里面總感覺到缺少一個家,沒有歸屬感,干啥都不來勁!2015年,丁心啟帶著多年來打工的積蓄,回到了老家。第一件事,便是托人幫自己找媳婦,最終如愿以償。
成了家后的丁心啟,一下子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婚后第一年,他便把家里的房子全部翻了新。
![](/Files255/BeyondPic/2018-3/23/1521540662061089.jpg)
“多年來,我一直是給別人打工,成了家后,便想著自己創業干點事。后來,經過自主創業的朋友介紹,說養殖五黑雞前景不錯,我決定試一試。”
于是,丁心啟來到江蘇進行實地考察,從中也發現了商機!耙朕k起養殖業,首先要學會專業技術!倍⌒膯⒄f,“當時,我與妻子商量后,便‘駐扎’在了南京牧樂公司打起了小工,目的是將專業技術帶回老家大展身手!
創業當“雞倌”帶領鄉親們致富
經過6個月的“取經”,丁心啟回到了老家,創辦了武山縣明農養殖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南方雞種五黑雞,專門從事五黑雞的孵化、育雛、養殖、加工;同時,注冊了商標“藍旦旦”牌五黑雞雞蛋。
“現在我和妻子是‘雞司令’,帶領著一群五黑雞走在發展致富的道路上!倍⌒膯㈤_玩笑地向記者說道,“2016年10月份,帶著學來的孵化技術,我們孵化出了第一批五黑雞雞苗,實現了五黑雞的‘土生土長’,同時也意味著結束了引進五黑雛雞的歷史。不過,因為地域問題,在養殖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各種疑難問題,為此,我成了縣畜牧局的‘?汀瑫r常向專業技術人員討教養殖相關的知識!
![](/Files255/BeyondPic/2018-3/23/1521540662066393.jpg)
從2016年后半年,截至目前,丁心啟已陸續孵化出了5批雞苗,孵化出的雞苗除了留下一部分產蛋之外,大多發放給了周邊的貧困戶,他想著在自己脫貧的同時,讓身邊的鄉親鄰居們也攜起手一起富起來。
“我們成立的合作社是通過養殖和向貧困戶發放雞苗,再向貧困戶進行雞蛋回收的辦法,為整村養殖、推廣養殖五黑雞提供技術基礎,解決了村上及周邊地區閑散勞動力的就業難題,目前已解決了丁門村30多戶人的就業問題。”
丁心啟自信滿滿地介紹說,下一步合作社還將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合作社+農戶”模式,整體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實現小康夢。(記者 張彬霞)
![](/Files255/BeyondPic/2018-3/23/1521540662068169.jpg)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