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5/BeyondPic/2017-11/30/1511743076602923.JPG)
(中藥材交易現場)
去年以來,榆盤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引導、示范、帶動的總體思路,積極引進架豆王、中藥材、藜麥、向日葵等新型農作物種植,堅持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助力器”抓在手上,強力推進,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變新型農作物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進一步拓寬群眾致富渠道,促進農業增收增效,為全鎮精準脫貧夯實了經濟基礎。
![](/Files255/BeyondPic/2017-11/30/1511743076603884.JPG)
(中藥材交易現場)
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榆盤鎮把中藥材、架豆王等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積極探索發展模式,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指導,推動種植規范化、規模化。目前,中藥材燈花、黃芪、黨參等已全部上市銷售,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00畝,其中款冬花500畝,黃芪200畝,黨參300畝。
![](/Files255/BeyondPic/2017-11/30/1511743076604299.JPG)
(中藥材交易現場)
種植戶尉雙選說,“我種植玉米每畝收入1000多元,種植燈花(款冬花)每畝可收入4000多元,我家種了2畝,收入可達近萬元。”今年,全鎮款冬花種植面積達500畝,畝均收入4000元,產值達200萬。在精準脫貧的路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給群眾帶來了新希望,農戶的錢袋子鼓了、臉上的笑容多了,離小康生活更近了。
![](/Files255/BeyondPic/2017-11/30/151174307660634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