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險阻變通途 藏在深山顯真顏
——馬力鎮暖水村的巨變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e73abeca03b35f2d.jpg)
金秋時節,步入暖水村,放眼望去山戀起伏、草綠山青,藍天白云好似觸手可及。平整的水泥路、寬闊的文化廣場、嶄新的路燈無不顯示著暖水村的新變化,清冽甘甜的自來水通到了每家每戶,改造后白墻青瓦顏色分明的農宅院落掩映在青山之間,構成了如畫般的風景。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84b068866e940503.jpg)
暖水村距離鎮區26公里,位于武山和漳縣兩縣交界處,平均海拔2600多米,屬于林緣山區,下轄新咀、麻池、暖水、崖口、胡莊5個自然村,總人口206戶1063人,總耕地面積1986畝,是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村。2013年底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7戶614人,貧困發生率為57.76%,逐步脫貧49戶235人,返貧4戶14人,現有貧困戶82戶378人,貧困發生率為35.56%。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bd4e25b172e32237.jpg)
近年來,暖水村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級單位的幫扶指導下,按照“六個精準”要求,堅持抓項目、抓產業、抓民生、抓黨建,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631c9c44f5d810dd.jpg)
(暖水村通村路硬化工程)
一是堅持抓項目,發展基礎有效夯實。實施國開行貸款項目,拓寬硬化榜沙至暖水通村路8.5公里,改造硬化5個自然村巷道8000平方米,改造粉刷危舊墻3.7萬平方米,利用省交通投資公司幫扶資金,建成麻池自然村便民橋,啟動實施0.7公里麻池至新咀道路硬化工程,村莊基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發展基礎得到有效夯實。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66524ca37b0eac77.jpg)
(暖水村硬化的村內巷道)
二是堅持抓產業,收入渠道明顯拓寬。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扶持群眾發展柴胡、當歸等中藥材種植520多畝,蠶豆380多畝,小規模養牛、羊養戶14戶,每年輸轉勞務310多人次,群眾脫貧致富有了產業支撐,收入渠道得到明顯拓寬,脫貧致富步伐全面加快。經初步核算,預計今年剩余82戶貧困戶60戶將實現脫貧。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a86ec9dda61b3f36.jpg)
(易地扶貧搬遷建設的新農宅)
三是堅持抓民生,民生難題逐步破解。完成暖水小學“改薄工程”,新建村級幼兒園、衛生室、文化廣場及鄉村舞臺,改造D級危房20戶,206戶農戶自來水全部入戶通水,為暖水腰莊自然村14戶困難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在榜沙村易地遷建14套新農宅,建成移動通訊基站,為新建成的村級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組建成立15人的村級環衛隊伍,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村莊環境衛生面貌明顯改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群眾飲水、住房、醫療、教育等難題逐步破解。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6f8c42c43f188413.jpg)
四是堅持抓黨建,發展動力全面加強。建成占地面積773平方米,建筑面積146平方米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采取規范組織生活、規范村陣地管理、加強學習教育等有力措施,完成村黨組織整頓轉化提升,選派村組織第一書記,選任組干部1名,培養后備干部6名,有效夯實了村級組織基礎。深入開展“兩幫一奔”活動,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保障引領發展的效能得到明顯提升,發展動力全面加強。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221facb2a56a76c1.jpg)
暖水村奇秀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便捷的道路交通,吸引了許多自駕游客前來避暑觀光,暖水村的如畫般的顏貌正在被更多的人所熟識,全鎮大力推進南部山區環形旅游線路,也將為暖水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Files254/BeyondPic/2017-10/11/17101116341dd85d238dc35c58.jpg)
(暖水村自然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