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村花椒豐產園)
近年來,鴛鴦鎮把富民產業培育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林果、特色養殖、鄉村旅游、旱作蔬菜等多元富民產業,不斷夯實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基礎。
(鴛鴦村山地蜜桃)
一是大力推進林果業發展。圍繞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產業這一主線,鴛鴦鎮把林果業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抓手,按照“整體推進、集中建園、規模發展”的思路,大力推進林果特色產業開發,走出了一條既切合鴛鴦實際又符合群眾愿望的致富新路子。今年上半年,調運優質“大紅袍”花椒樹苗4.1萬株,發放地膜2.5噸,流轉土地320畝,、完成李山村1800畝花椒園建設任務。同時,引導群眾擴大蔬菜和櫻桃等果蔬采摘園面積,在渭河、榜沙河流域著力打造與旅游景點相連的綠色觀光農業示范長廊,實現農業增收與旅游增效同步增長、互促互進。
(盤古村大櫻桃)
二是推廣西梁模式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圍繞“川區發展花椒架豆,兩河沿線發展設施蔬菜和果樹”的特色產業格局,上半年,在淺山半干旱山區大力推廣西梁旱作農業高效種植模式。通過發放地膜、化肥、良種等有力措施,在已建成的正茬架豆種植示范點基礎上繼續鼓勵各村擴大架豆種植面積,新增正茬架豆500余畝,全鎮架豆總面積達1100余畝。同時,加大對群眾科學種植培訓力度,為發展架豆種植、群眾脫貧致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麻山村架豆種植)
三是特色養殖助力脫貧攻堅。按照“鞏固傳統、發展特色”的養殖思路,鴛鴦鎮依托地理資源優勢,大力引導、支持特色養殖業發展。通過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工作,以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有較強實力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來投資,推進全鎮特色養殖業發展。截至目前,全鎮共有明農養殖專業合作社、東勝養殖專業合作社、亨泰牧業專業合作社等30余家規模較大的企業,推進全鎮特色養殖業發展。充分發揮合作社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旅游業發展中的作用,以及致富帶頭人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更多的貧困戶投身其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丁門村五黑雞養殖)
四是鄉村旅游為產業扶貧注入新活力。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縣總體目標要求,立足自身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完備的鄉村農家樂資源,以紅色教育、養殖、垂釣、商業、休閑為生態旅游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鄉村“漁家樂”、“農家樂”,引入“現代農業”旅游觀光新亮點,積極舉辦渭河?金麟杯”休閑垂釣大賽等活動,初步實現了全域旅游的新格局。同時,科學規劃種植模式,主動融入全縣油菜花海大景區建設之中,在武漳公路沿線、南北兩山種植菜籽5000畝,著力打造油菜花海觀光旅游黃金帶,充分發揮旅游對扶貧的撬動和助推作用,加快全鎮脫貧致富步伐。
(金鱗生態園)
(盤古漁村)
(高速沿線油菜花海)
(李山村花椒建園)
(包坪村設施蔬菜大棚)
(焦寺村畜牧養殖)
(大林村柴胡種植)
(精準扶貧技能培訓)
(田興蔬菜倉儲冷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