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縣科協獲悉,武山縣蔬菜科技示范園區受到國家科協和財政部表彰,榮獲2016年度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科普示范基地稱號。
(7月25日,受上級委托,縣科協為武山縣蔬菜科技示范園區授牌)
多年來,園區引進番茄、辣椒、黃瓜等9類蔬菜新品種34個,安排品比試驗17個,推廣14個,完成集約化育苗1250萬株,在城關、洛門、山丹、高樓、馬力、鴛鴦、四門等7鄉鎮的40個村大面積推廣;在園區開展以爐渣、腐熟有機質、河沙為基質的有機生態型甜瓜無土栽培試驗和以玉米芯、爐渣、鋸末、椰糠等為原料的無土栽培試驗、番茄嫁接雙桿整枝試驗和西瓜-黑籽南瓜嫁接試驗等;在孟家莊示范種植區推廣增施腐植酸肥料和氨基酸肥料水肥一體化辣椒栽培3畝,四門咀兒村推廣山地蔬菜育苗移栽示范50畝;結合武山縣緩控釋肥項目和甘肅省重大科技項目,在馬力民武、四門咀兒等村培訓群眾1000多人(次)。
(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核心區)
園區已被命名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級科普示范培訓基地”、“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天水市科技創新暨精準扶貧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天水市科普教育基地”、“天水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武山縣黨員干部人才培訓基地”和“武山縣蔬菜產業人才培訓中心”。
(集約化育苗區)
園區已成為蔬菜新技術、新品種的展示、研發和培訓基地;成為促進蔬菜首位產業快速發展的加速器、提升蔬菜科技含量的孵化器和增加群眾收入的助推器;成為科技人員的創業園、農業科技示范的觀光園和產業增效的物流園。
(蔬菜科技示范園區彩椒種植區)
(園區瓜類長廊)
(園區科技培訓)
(吸引大量游客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