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強調
強力推動農業和農村工作
全面加速 提質增效 邁上新臺階
春風催人早,又是春耕時,3月11日,武山縣召開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會議認真總結了2007年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對2007年工作成績突出的鄉鎮進行了表彰獎勵,分析研究了新形勢下我縣“三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安排部署了2008年全縣的農業和農村工作。
縣長劉長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鴻岳、副縣長紀永安分別作了重要講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有信主持會議,縣委常委城關鎮黨委書記康志鋒、縣人大副主任蘭倉寶、副縣長浦銅良、縣政協副主席薛東輝和各鄉鎮主要負責人、農口單位站所長以上干部、涉農垂管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縣長劉長江指出,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堅定不移的推動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全面加快提質增效,邁上新臺階。去年以來,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落實中央四個1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注意保護和調動基層干部和農民的積極性,圍繞大打農業和農村翻身仗,抓產業,強基礎,創特色,求突破,全縣謀劃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深度,抓農業的力度,求實效的速度,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抓農業的思路在完善,措施在加強,方法在改進,機制在創新,實現了打贏農業和農村工作翻身仗的目標。其主要特色有五個,政策思路好、落實措施實、干群熱情高、投入力度大、工作機制新。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應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與中央、省、市的要求,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相比,與全縣農民群眾的新期望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但也有較為良好的農業和農村基礎條件、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思路、堅實的群眾基礎,有一大批能干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隊伍,有縣四大組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等優勢。當前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樹立大目標,強力推動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全面加速,提質增效,邁上新臺階。要深化認識,理清思路,使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在今年的工作中,必須做到六個堅定不移,即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三農工作,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天時地利,發展農業生產;必須堅定不移的遵循“川區抓蔬菜,山區抓洋芋,集中抓養殖,普遍抓勞務”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思路;必須堅定不移的以新農村建設統領農業和農村工作,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資源利用最大化、特色優勢發揮最大化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整流域綜合開發,實現川區高效開發,山區綜合開發;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不追分,不做秀,不妄為,腳踏實地,志在為民的執政理念。堅持標準,突出質量,奮力提升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水平。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要按照高起點謀劃,高效益要求,大規模啟動,高標準建設的要求,著重在堅持高標準,突出高質量上下功夫,奮力提升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水平。要緊緊抓住農業十大工程,確保把每個項目建成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群眾滿意工程。要抓好川區四化,四個五萬工程,四個萬畝果品基地建設,四大流域綜合開發,50個養殖小區建設完善,50平方公里綜合治理,15個示范村建設,小城鎮二輪開發,200公理通村道路建設,2000眼沼氣池建設。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四個更加注重”和“五個強力推行”,即更加注重特色創新,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原則細節,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強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著力擴大標準化產業基地,扶持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強力推行“一村一品”和“一鄉一業”,著力促進特色優勢最大化,特色產品布局區域化;強力推行科技創新和科技示范,著力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和科技創新在農民增收中的貢獻率;強力推行行政推動和市場牽動,著力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兩 作用;強力推行行政、技術雙軌承包責任制和機制體制創新,著力在提高執行力上下功夫、見成效。要加強領導,銳意改革,確保全年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圓滿完成。要切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強大的合力;要積極推進農村改革,為加速提質增效提供強大動力;要加大對農民教育培訓力度,著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要加強農村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升服務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水平;要深入開展“效能建設年”活動,確保農業和農村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鴻岳指出,在抓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落實的過程中,全縣各級農村基層黨組織按照“保證抓黨建”的要求,健全機制,創新載體,抓住關鍵,強化落實,較好地發揮了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重要作用,為全縣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其特點具體表現為五個明顯增強:一是建立健全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意識明顯增強;二是繼續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和“雙培雙帶”工程,狠抓村級和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經濟建設中的“堡壘”作用明顯增強;三是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待遇報酬,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基層干部激勵保障機制,農村基層干部加快發展、領導發展、服務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四是創新工作思路和載體,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提升促進行動,基層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推動農村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的動力明顯增強;五是加大黨建示范點創建力度,培育了一批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示范群體,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點促進發展的示范功能明顯增強。2008年,全縣農村各級黨組織一定要樹立“品牌黨建、效能黨建”的工作理念,按照縣委既定的工作思路,堅持把保證抓黨建作為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點,堅定不移地抓好農村黨建“三項促進行動”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建工作水平,確保全面完成今年農業和農村的各項工作任務。為此,必須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努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發展的整體水平。要圍繞帶領發展,著力打造“發展型”鄉村班子;圍繞促進發展,努力建設“產業型”黨組織;圍繞帶動發展,努力培養“創業型”農村黨員。必須抓住關鍵,強化措施,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服務農村發展的物質基礎。要抓規范,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抓整合,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抓特色,發揮黨建示范點輻射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必須健全機制,規范管理,不斷激發農村基層干部帶動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重點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鄉鎮干部合理流動機制、鄉村干部考核管理機制、黨建工作責任落實機制。
副縣長紀永安指出,2007年,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緊緊圍繞大打翻身仗的目標,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核心,集中精力抓重點,全力以赴抓落實,農業和農村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農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蔬菜產業明顯發展壯大,畜牧產業得到較快發展,農業基礎建設明顯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扶貧開發和勞務工作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在去年全市農業工作考核中,我縣新農村建設、畜牧養殖、蔬菜產業、扶貧開發四項工作獲得一等獎,農業綜合開發獲得二等獎,林業生態建設和農業項目獲得三等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實現了打贏農業和農村工作翻身仗的目標。但是還存在部分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個別部門和鄉鎮抓農業和農村工作缺乏大思路,工作標準不高,重點不突出,落實措施不力等問題。為此,要正視成績,分析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各鄉鎮和農口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農業和農村工作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抓住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明顯加大等良好機遇,管好、用好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及早研究部署,采取得力措施,強化領導,靠實責任,確保農業和農村工作抓出成效。要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全力抓好今年各項農業和農村工作。要緊緊圍繞“4454”工程,即以實現川區干渠配套化、飲水安全化、村內道路水泥化和村莊庭院整潔化“四化”為目標,加快大南河、渭河、山丹河與榜沙河四大流域綜合開發,新增蔬菜面積2.5萬畝,新發展設施蔬菜棚3300畝,建好萬畝核桃基地、萬畝蘋果基地、萬畝文冠果基地、萬畝德援造林基地、萬畝梯田示范基地,抓好南部山區5萬畝藥材、蕓豆和蠶豆種植,北部淺山區5萬畝全膜覆蓋玉米種植,二陰山區5萬畝洋芋良繁示范,淺山區5萬畝麥后復種蔬菜四個5萬畝工程,建成15個養殖小區、13個整村推進、2個萬頭養殖場、1個萬頭屠宰場,輸轉勞務10萬人次,完成補植補造4.29萬畝,搞好川區95個計劃硬化村,15個省、市示范村、35各推進村的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和綜合配套等重點工作,攻堅克難,高起點規劃,大規模啟動,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落實,確保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完成。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全力抓好當前農業生產。重點要抓好春耕備耕、蔬菜抗災補救、全覆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春季果園管理、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和德援造林、春季動物防疫、春灌、新農村建設村道硬化、春季梯田建設等工作。要加強領導,靠實責任,確保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任務繁重,量大面寬,農口各部門及各鄉鎮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優化綜合服務,強化保障措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會上,縣政府還與實施扶貧整村推進的9個鄉鎮簽訂了《武山縣2008年度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實施責任書》,與各鄉鎮簽訂《武山縣2008年度科技興縣目標管理責任書》,進一步靠實了這兩項工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