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不斷加強教師和校長兩支隊伍建設
今年以來,武山縣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管理秩序明顯規范,人民群眾對教育的信心明顯增強。為了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將堅定不移地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著力從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教師和校長兩支支隊伍建設。
一是解決教師缺編問題。財政強力保證每年新增300名教師,四年內,即到2010年,徹底解決教師缺編問題。在每年引進100-200名特設崗位教師的同時,從大專以上畢業生中考招一批教師,確保“十一五”末徹底解決教師缺額問題,使各級各類學校都有合格的教師任教。
二是建立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激勵機制。在繼續實行評“園丁獎”、高考、中考優勝獎制度的同時,針對農村條件艱苦地方教師奇缺的現狀,教育等部門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優先優惠政策,吸引優秀人才當教師,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鼓勵有志青年到農村、到邊遠山區、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為全縣教育事業發展建功立業。
三是高度重視教師和校長的培養培訓。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自學與電化教育相結合,專題業務培訓與專項教研活動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加大對教師知識更新、教學方法改進的培訓提高力度。特別是各級各類學校在義務教育經費中將留足用足教師進修培訓經費,積極推進教師教學創新,努力提高教師整體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堅持四個必須,切實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師德高尚、學術精湛、管理一流的校長隊伍。即,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必須是師德的典范、教學的能手;必須從優秀教師中選拔;必須親臨教學第一線代課;必須把抓“三風”培養、抓師德師風建設、抓教學業務作為自己的第一職責。堅持“四個必須”,選好合格校長,強化培訓,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教書育人的舒心環境,最大限度地凝聚教師和全社會的力量,形成共促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武山縣出實招,著力解決教師缺編和生活質量差的問題
近日,武山縣在召開的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教師嚴重缺編、山區學校教師辦公條件差、住房困難的問題,決定從四個方面入手,下決心解決教師缺編和生活質量差的問題。
一是解決教師缺編問題。每年新增300名教師,四年內,徹底解決教師缺編問題。今后在每年引進100-200名特設崗位教師的同時,還從大專以上畢業生中考招一批教師,確保“十一五”末徹底解決教師缺額問題,使各級各類學校都有合格的教師任教。
二是努力改善教師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針對教師住房難和生活質量差的問題,決定從三個方面入手下決心解決。首先,在洛門、鴛鴦等建制鎮由縣上出資征地,啟動教師安居工程,解決農村教師住房問題;其次,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建項目中充分考慮教師的辦公和住宿條件的改善問題,力爭5年內消除教師住宿危房;再次,校長必須關心教師的生活,各學校積極推行免費早餐制,有條件的地方建立教師食堂,盡可能地提高教師的生活質量,保證教師有房住,有水喝,有飯吃,生活質量高于當地群眾的水平。
三是建立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激勵機制。針對全縣教師現狀和農村條件艱苦的地方教師缺編的現狀,制定的優先優惠政策在教師中率先體現,以此吸引優秀人才當教師,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鼓勵有志青年到農村、到邊遠山區、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為全縣教育事業發展建功立業。
四是高度重視教師和校長的培養培訓。在義務教育經費中必須留足用足教師進修培訓經費,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積極推進教師教學創新,努力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改進優秀教師、優秀校長選拔培養、考核獎勵機制,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優秀校長的先進事跡,讓全社會廣泛了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全縣優秀教師和校長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社會上受尊重,努力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教師成為全縣最受尊敬的職業,讓校長成為全縣最受尊敬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