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籍成為美國公民的華裔商人樊開鏘,海歸中國成為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改口村村長,并把改口村改名為“中美第一村”。(美國《世界日報》/何方 攝)
中國僑網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今年入籍成為美國公民的華裔商人樊開鏘,海歸中國成為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改口村村長,并把改口村改名為“中美第一村”,準備藉當地有名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他坦承,用“美國公民”的身份海歸,就是為了作為商業發展的宣傳。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附近有一塊稱為水簾洞的摩崖石刻,是古代“絲綢之路”遺址,這里的石刻始建于16國時期的后秦,經過北魏、北周、隋、唐五代,歷代都有修建。甘肅省正在為該處石刻申請世界保護遺跡。其文化、歷史價值和旅游價值都很高。
不過,武山縣洛門鎮的改口村卻是一個只有1300名村民,300戶農家的貧窮山村。唯一可利用的資源就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帶來的旅游資源。
1997年來自中國浙江奉化的樊開鏘,到美國前就經營旅游酒店業,曾當選為中國首屆百名優秀青年企業家。赴美后,樊開鏘一直經營旅游和貿易。大約兩年前,樊開鏘計劃返回中國,繼續經營旅游業。經朋友介紹,他找到偏僻的改口村,以先期投資三千萬人民幣的條件,送給村中三百戶人家每人一棟新房和塑料大棚種植蔬菜,他準備用邊開發邊投資的方式,將改口村建成旅游點,吸引更多人去那里旅游。
武山水簾洞石窟群一大型摩崖浮雕造像
樊開鏘表示,已計劃開辟洛杉磯─北京─甘肅─武山摩崖石刻─改口村的中國西部旅游線路,他相信看夠了中國北京、上海這樣大都市的人很快會對古“絲綢之路”上的景點有興趣。
樊開鏘指出,這種商業開發方式對當地的村民有益,對當地政府的稅收有益,他也可從中獲利,一舉三得。他透露,由于他開發是用自己的資金,而不需要從中國的銀行貸款,因此,不僅改口村村民支持他來當這個“村長”,洛門鎮人民政府已經正式向他發出前來當“村長”的邀請。
美籍人士在中國當村長,可能是頭一遭。日前經村民推選并按指紋,樊開鏘成為村長。8月25日,他將返回中國甘肅,正式在改口村上任村長。他笑著表示,“美國公民當中國大陸的村長”的確是一個噱頭,但是這種“海歸”方式將為他的旅游業帶來商機。 (何方)
富有神秘色彩的試斧山蓮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