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83/BeyondPic/2006-8/15/00142235e988064bd5d702.jpg)
本報訊【記者 魏曉文】位于武山縣境內的水簾洞石窟群,近期被選入“絲綢之路多國聯合申遺”的備選名錄中。但這些彌足珍貴石窟的大部分壁畫和雕塑正遭遇著嚴重的剝落和風化。近日,記者在武山縣水簾洞石窟群采訪時了解到,大暴雨沖毀了水簾洞石窟區內的2公里水泥公路,千佛洞道路塌方、滑坡500米, 拉梢大佛崖面底部水毀加重。截至目前,水毀道路仍在維修中,原計劃水簾洞石窟群的維修保護工程,因此也無法進行。
2005年11月,國家文物局從當年的國保單位保護維修補助經費計劃中列支了20萬元,專門用于開展水簾洞石窟的維修工作。2006年初,國家文物局委派常飛到武山縣掛職出任副縣長,專門負責國家文物局幫扶武山縣文物的保護和搶救性維修的工作。然而在當年8月,武山縣榆盤鄉普降近百年來罕見的大暴雨,致使水簾洞石窟群水毀嚴重。洪水沖毀了窟區內水泥公路2公里;沖毀停車場混凝土石砌護堤25米、停車場砂石800多立方;千佛洞道路塌方、滑坡500米;沖刷拉梢寺橋橋墩裂縫加長至1.8米,寬20公分,拉梢大佛崖面底部水毀加重。此次水毀給水簾石窟群及石窟保護研究所造成的損失十分嚴重,其基礎設施、設備和財物損失折合人民幣約183.25萬元。
近日,記者在通往水簾洞的龍榆公路上看到,以前蜿蜒入山的公路已不復存在,滿眼是泥濘的河道和泥石流沖刷過后的砂石泥塊。由于大型機械車輛無法前行,所以清理工作進展緩慢。
施工現場的負責人說:“這條路整個完了,就算砂石泥塊清理完,車輛也無法進山,暴雨已沖毀了路基,這條路等于要重新修,估計需350萬左右。目前這筆修路的錢還沒批下來,路什么時候修好還是個未知數。”常飛副縣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由于路被沖斷,車輛和機械無法進入,原計劃后期的勘察和測繪工作只好停下。現在只有等路基修好了,水簾洞石窟群的搶救維護和保護工作才能正常進行。
![](/Files/RoUpFiles/4506674645.jpg)
泥塑一佛二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