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訂單”農業 形成“互動”格局
武山做大做強蠶豆產業
【本報訊】近期,武山縣各鄉鎮正在組織農民整地施肥,準備種植蠶豆。據了解,今年該縣的蠶豆種植面積將達到2萬多畝。
近年來,武山縣引導農民進一步做大做強蠶豆產業,引進的蠶豆新品種平均畝產350公斤,農民畝均增收260元。今春該縣從青海、臨夏等地調進青海馬牙大白蠶豆和2號種子12.5萬公斤,春播期間將在南部山區的楊河、沿安、溫泉、龍臺、灘歌、馬力等適宜地區種植蠶豆2萬多畝。該縣把發展蠶豆產業的著力點放在流通渠道上,協調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互動”,逐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的“賣難”。同時縣金隴公司被命名為“全國供銷系統農產品龍頭企業”和“天水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縣綠源公司被市政府評定為“全市農業產業化重點營銷企業”,這兩戶企業經省外貿部批準,已取得農產品出口資格,將為發展蠶豆產業起到積極作用。該縣還組織農戶利用農閑時間分散加工剝皮蠶豆仁,已帶動農戶7351戶,成為農民又一增收來源。
(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