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1-7/16/W020210716653432559774.jpg)
總臺央視記者:15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問烏茲別克斯坦。請問此訪取得哪些成果?
趙立堅:當地時間15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同烏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舉行會見,并同烏外長卡米洛夫就雙邊關系交換了意見。
王毅國務委員表示,明年是中烏建交30周年。兩國關系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雙方要一如既往相互堅定支持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相互堅定支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中方愿同烏方共同籌備建交30周年慶祝活動,共同規劃下一個30年雙邊關系發展,開創兩國互利合作更加廣闊的前景,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中方支持烏方明年籌辦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愿同烏方共同努力,推動上合組織進一步發展。
米爾濟約耶夫總統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表示由衷贊嘆中國發展成就,愿意了解和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特別是減貧經驗,期待在烏茲別克斯坦復制中國的奇跡。當前,烏中關系在疫情背景下仍取得巨大發展,雙邊貿易、投資快速增長。烏方愿以慶祝兩國建交30周年為契機,同中方制定新的5年合作計劃,給雙邊合作注入新動力,并同中方一道推動上合組織取得更大發展。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不僅讓本國穆斯林長期遭受歧視和不公平待遇,還發動對伊拉克、敘利亞等多國戰爭,造成難以計數的穆斯林平民死傷。美國對待穆斯林群體的所作所為,已使美國成為所謂“普世價值”的最佳反面教材。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美國是如何對待國內外穆斯林民眾的,美方心知肚明,世人也都看得一清二楚。
美國對本國穆斯林的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由來已久。“9·11”事件后,美國穆斯林群體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不僅在生活、就業等方面受到歧視,還遭受各種各樣的仇恨犯罪和虐待。2017年1月,美國政府頒布“禁穆令”,使美國穆斯林境遇每況愈下。有媒體評論稱,美國穆斯林如同一個半世紀以前的天主教徒那樣,因為自己的信仰而遭到政治上的歧視和孤立。雖然美國政府后來取消了“禁穆令”,但今年4月發布的《總統關于齋月開始的聲明》依然不得不承認,美國穆斯林仍然是欺凌、偏執和仇恨犯罪的目標。根據美方自己的調查結果,75%的美國成年穆斯林表示美國社會存在大量對穆斯林的歧視,69%的普通公眾也持相同觀點。50%的美國穆斯林認為,近年來在美國做一名穆斯林變得更加困難。
美國穆斯林的遭遇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美方所謂“人權至上”“普世價值”的虛偽面目。美國還以“反恐”之名發動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戰爭,造成難以計數的穆斯林平民死傷。美方對自己在穆斯林人權上的劣跡和罪行視而不見,反而頻頻炮制涉疆謊言,這是赤裸裸的虛偽和雙標。美國一些人常把關心新疆穆斯林掛在嘴邊。就算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中國人民也不會相信他們的鬼話。
美方應該做的是反躬自省,切實解決好自身存在的穆斯林人權問題,而不是打著關心穆斯林人權的幌子,對他國進行誣蔑抹黑。
![](/Files260/BeyondPic/2021-7/16/W020210716653432561985.jpg)
湖北廣電記者:2021年中國經濟半年報昨天出爐,在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加劇、不平衡問題突出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表現將對世界經濟有何助益?
趙立堅:今年上半年,中國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經濟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顯示出強大韌性和活力。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創新動能持續增強、質量效益總體提升、民生保障持續改善。
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市場更加開放,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外貿進出口延續良好勢頭,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正能量。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將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速預期從8.1%上調到8.5%,指出2021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強勁復蘇將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增長,預計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1/4。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將為疫后世界經濟重回正軌、重拾信心、重現增長繼續提供強大動力。
《澳門月刊》記者:一個多月以來,加拿大多所天主教寄宿學校舊址陸續發現1100多具原住民兒童的遺骸。當地時間15日,加拿大坎盧普斯市賽克維派克第一民族(即原住民)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使用探地雷達對坎盧普斯市一所印第安寄宿學校舊址進行探測所獲得的最初報告,又發現200個兒童墓穴,該校舊址此前已經發現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這再次暴露了加方嚴重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引起加拿大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加拿大于1876年出臺、幾經修改后仍然生效的《印第安人法》事實上構成了加拿大政府對原住民進行“合法”掠奪與迫害的法律基礎。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一錘又一錘。最近加拿大連續發現大量原住民兒童遺骸和無名墳墓讓人震驚。但這揭開的可能只是加拿大種族主義問題的冰山一角。你提到的《印第安人法》,是幾個世紀以來加拿大原住民苦難史的見證。
根據該法1894年修訂版的規定,7至16歲的原住民兒童必須在所謂“寄宿學校”接受所謂“義務教育”——剪去長發,禁止使用自己的語言,禁止奉行自己的文化。據不完全統計,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末,加拿大政府強制將至少15萬名原住民兒童送入所謂“寄宿學校”。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指出,加拿大政府的目的,是為殖民者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和資源,并對他們實施“文化種族滅絕”。
《印第安人法》還剝奪了加拿大原住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該法規定,加拿大政府有權以修建鐵路、電網和公路等公共設施為由,在未經原住民同意、也不提供補償的情況下征用原住民保留地。保留地的礦產、沿海水域和濕地等資源不歸原住民所有,根本無法為原住民提供足夠的生存資源。許多原住民不得不放棄作為印第安人的身份和權利,離開家園到城市謀生,在主流社會的排擠和同化中淪為城市邊緣人。
有加拿大學者指出,《印第安人法》由占主導地位的殖民者制定,是加拿大政府單方面強加于原住民的不平等條款。加拿大政府應該捫心自問,加方對原住民的壓迫和掠奪何時才能根除?加方何時還原住民一個公道,何時給歷史、給世界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Files260/BeyondPic/2021-7/16/W020210716653432577483.jpg)
總臺國廣記者:近日,南非多地發生抗議示威活動,并引發打砸搶燒等暴力騷亂事件。這同時也波及到中國在南非人員,部分旅南僑胞和中資企業人員在騷亂中遭受嚴重損失。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高度關注南非當前事態發展,支持南非政府止暴制亂的努力。我們相信在拉馬福薩總統領導下,南非政府能盡快恢復社會秩序和經濟穩定。我們對部分在南中國公民在此次暴亂中遭受嚴重財產損失、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表示關切。中方已要求南非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在南中國公民和企業的保護。南非方承諾將加大力度保護在南中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今天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20年間,《條約》對中俄關系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中俄雙方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慶祝《條約》延期有何現實意義?
趙立堅:今天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紀念日。《條約》確立的世代友好理念和新型國際關系原則是國際關系一大創舉,為邁入新世紀的中俄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法律基礎,為兩國開展各領域友好合作確立了基本原則。如今的中俄關系百煉成金,堅如磐石,成為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組大國、鄰國關系。
回望新世紀以來中俄關系發展之路,《條約》的簽署無疑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今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共同在兩國主流媒體刊發紀念文章,全面回顧總結中俄關系發展成果和歷史經驗,昭示堅守締約初心的使命,唱響世代友好主旋律,為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貢獻智慧和力量。
不管當前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俄致力于發展和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決心不會變,雙方相互助力、相互成就的誠心不會變。兩國世代友好、合作共贏的初心不會變,雙方將繼續攜手打造守望相助、互利共贏、民心相通、捍衛公平正義的典范。我們對新時代中俄關系的未來充滿信心。
中新社記者:昨天,中方舉行了第四次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發言人能否介紹具體情況?
趙立堅:7月15日中方以視頻方式線上舉辦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王毅國務委員發表致辭。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主持會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委會委員、人民斗爭陣線總書記馬吉達拉尼,以色列前司法部長、巴以民間和平組織“日內瓦倡議”發起人貝林率雙方和平人士與會。
王毅國務委員在致辭中闡述了當前形勢下中方對推動巴以和平的看法和主張,強調要堅持和平信念,壯大和平陣營;要堅持包容互諒,推動巴以和談;要堅持同舟共濟,緩解人道困境;要堅持“兩國方案”,實現公道正義。
會議期間,巴以和平人士達成共識文件,重申“兩國方案”是唯一可行道路;希望國際社會推動聯合國通過決議重申“兩國方案”;主張地區國家應在“阿拉伯和平倡議”框架下同以方實現關系正常化;呼吁各方應支持巴以和平人士促和努力。雙方還高度贊賞中方長期致力于推動巴以和平進程,期待中方繼續為此發揮更大作用。
中方此次辦會,旨在為巴以和平人士提供溝通交流平臺,壯大和平陣營,形成和平聲勢,探索和平之路,尋求共存之道,為推動巴以雙方在“兩國方案”基礎上重啟和談貢獻力量。今后,只要巴以雙方有意愿,中方將繼續舉辦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只要巴以問題還未徹底解決,中方的勸和促談腳步就不會停下。
![](/Files260/BeyondPic/2021-7/16/W020210716653432578986.jpg)
彭博社記者:世衛組織總干事呼吁中國配合進行第二階段溯源研究。中方是否打算合作并允許相關人員進入中國進行第二階段溯源研究?
趙立堅:中方注意到譚德塞總干事和世衛組織秘書處提出的溯源計劃草案。中方專家正在進行研究。
中方在全球溯源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溯源是科學問題。各方都應尊重科學家的意見,尊重科學的結論,不應政治化。下階段全球溯源計劃應由會員國主導,通過協商達成一致。今年3月,世衛組織正式公布了中國—世衛組織聯合溯源研究報告,得出包括實驗室泄露極不可能、在全球更廣范圍內繼續尋找可能的早期病例、進一步了解冷鏈及冷凍食品在病毒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等重要結論。這是一份科學和權威的報告,也是下階段全球溯源工作的基礎。
總臺央視記者:14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稱,由于缺乏疫情暴發初期原始數據,在中國的病毒溯源調查受到阻礙。我們要求中國保持透明、開放和合作,特別是我們所要求的早期原始數據。現在排除任何理論都為時過早,還需要進行更多相關研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事實是,聯合專家組在華考察期間,中方逐條展示了特別需要關注的原始數據。外方專家也多次明確表示,專家組獲得了大量數據和信息,對由于部分信息涉及個人隱私不能復制和攜帶出境表示充分理解。
考察期間,聯合專家組還走訪了湖北省疾控中心、武漢市疾控中心、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參觀了各類生物安全實驗室,與相關機構的專家進行了深入、坦誠的科學交流。經過實地走訪和深入了解,專家組一致認為,關于實驗室事件引發病毒這種假說是極為不可能的。
上述情況都在今年3月世衛組織正式公布的聯合溯源研究報告中有明確、充分體現。
在溯源問題上,各方都應當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意見和結論,秉持客觀、公正態度。7月15日,48個國家致函世衛組織總干事,歡迎中國—世衛組織聯合研究報告,支持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溯源研究,反對將溯源問題政治化。這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
俄新社記者:據知情人士稱,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于周六訪問敘利亞并與敘方舉行會談。王國委還可能會見巴沙爾總統。你能否證實?
趙立堅:我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請你保持關注。
![](/Files260/BeyondPic/2021-7/16/W020210716653432588115.jpg)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有報道稱,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提出訪華要求,但被中方拒絕。你能否介紹相關情況?
趙立堅:中方在中美關系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關于你提到的具體問題,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北京日報》記者:今天上午,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儀式在北京、上海和武漢三地同時舉行。這是中國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受到國際國內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請問中方此舉對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具有什么意義?
趙立堅:2015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就碳市場建設作出重要宣示。2021年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宣布中國將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這是中方以市場措施促進行業減排的重大舉措。中國決定7月16日啟動碳市場上線交易,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這將為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增添新的動力和信心,也將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借鑒。
氣候變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日益嚴峻的挑戰。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實現碳達峰到碳中和,中方所用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這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法新社記者:美國國務院昨天宣布舍曼常務副國務卿將在接下來的東亞之行中訪問日本、韓國和蒙古。此前有媒體稱他將訪問中國。為何中國不在訪問之列?
趙立堅:我剛才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補充的信息。
路透社記者:據報道,美國準備于今天以打壓香港民主為由制裁數名中國官員。你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在涉港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我想強調的是,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說三道四、橫加干涉。中國政府反對美方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美方應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將視美方措施作出堅決有力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