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13年8月2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曼谷出席中國-東盟高層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對于中國與一些東南亞國家存在歷史遺留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王毅表示,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直接談判尋找解決之道。希望有關國家也都能秉持這樣的精神,同我們相向而行,不要再采取可能使事態復雜化和擴大化的行為。尤其不要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王毅表示,中國歷來把東盟作為外交的首要和優先方向。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雙方關系正處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
10年來,中國和東盟創下多個第一。中國作為域外大國率先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率先與東盟建立起戰略伙伴關系;率先與東盟啟動雙邊自貿區商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貿區。
10年來,中國和東盟的經貿關系飛速發展。去年雙方貿易額已達4000億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中國已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相互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是10年前的4倍。
10年來,中國和東盟的交流往來全面擴大。去年雙方人員往來達1500萬人次,是10年前的4倍。中國赴東盟游客730萬人次,比10年前增長2.6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二大游客來源地。中國與東盟每周往來航班達1000多架次,超過中日和中韓。
更重要的是,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在“非典”疫情突襲中國、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亞洲金融危機、印度洋海嘯等各種困難和挑戰面前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
王毅表示,回顧過去,中國-東盟關系發展的最重要基礎是共同維護了地區和平與穩定;最重要共識是愿意通過合作加快共同發展;最重要經驗是始終堅持“亞洲方式”和“東盟方式”,通過友好協商、平等對話化解分歧。這些經驗與共識彌足珍貴,值得我們繼續加以堅持。
王毅表示,展望未來,中國-東盟關系充滿機遇與活力,擁有廣闊空間和光明前景。這一機遇與活力首先來自于中國的發展。當前中國經濟正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有望進入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已經給東盟各國帶來了巨大紅利。今后,一個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中國經濟必將為本地區和世界的發展作出更為重要和持久的貢獻。
王毅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善能量的增強。中國的發展為周邊國家帶來了利益,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王毅指出,中國-東盟關系下一步發展要做好兩件事:
一是全面深化合作,實現共贏發展。要加緊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CAFTA)“升級版”,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要加快推進全方位互聯互通,探討設立亞洲投融資平臺。要積極開展海上合作,用好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要豐富和完善區域合作格局,推動10+1、10+3、東亞峰會等各機制相互補充和促進,維護好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要不斷增進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青年、智庫、議會、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之間的友好交流。中方還愿與東盟國家拓展在防務安全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二是堅持以和平方式,通過平等對話與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具體分歧。中國與一些東南亞國家存在歷史遺留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對于這些問題,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直接談判尋找解決之道。中國過去、現在和今后都將始終敞開對話協商的大門,都愿尋求實現互利共贏的前景。我們希望有關國家也都能秉持這樣的精神,同我們相向而行,不要再采取可能使事態復雜化和擴大化的行為。尤其不要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王毅表示,在今年召開的東亞系列外長會期間,中國與東盟各國已同意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框架下就制定“南海行為準則”舉行磋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落實《宣言》的過程中就一直嚴格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我們希望其他各方也都能遵守《宣言》作出的各項規定。從《宣言》到“準則”,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會與東盟各國認真商談和穩步推進“準則”的進程。我們愿與各國共同努力,真正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與合作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