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人民交往日益頻繁。柬方已在廣州、上海、香港、昆明、重慶和南寧設立了總領館。目前,中國有數千名勞務人員在柬從事勞務承包工作。越來越多的柬埔寨人前來中國求學、旅游和經商。2005年,兩國人員來往人數達5.64萬人次。
兩國政黨和議會交往也十分密切。中國共產黨分別與柬人民黨和奉辛比克黨建立了黨際關系,并多次派團互訪。中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同柬國會和參議院保持著經常性接觸。兩國議會領導人多次互訪。議會各委員會之間的交往也很密切。兩軍領導人多次互訪。雙方在執法領域的合作也很密切。雙方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協調與合作。作為東盟成員,柬在擔任中國-東盟協調國期間為促進雙方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胡正躍和劉結一還回答了記者提問。
關于中國能源政策及中澳能源合作,劉結一說,中國既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能源總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應對能源問題的基本方針是立足國內,能源政策的首要內容是節約優先、效率為本。中國也堅持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在能源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中國能源的健康發展為全球相關企業帶來了巨大商機。中澳經濟互補性強,在能源、礦產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前不久,中澳雙方就開展雙邊核能合作進行了磋商,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中澳核能合作僅限于和平目的,并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中澳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有助于進一步充實和深化兩國能源合作,符合雙方利益。這也有助于中國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對全世界都有利。中國政府鼓勵中澳企業在能源領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
關于中澳、中新自貿區談判,劉結一說,建立中澳、中新自貿區不僅有利于促進雙邊經濟、貿易與投資往來,也有利于促進亞太地區的發展和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迄今,中澳、中新自貿區談判分別進行了四輪和六輪磋商。中方愿與澳方、新方一道,積極、穩妥地推進談判,爭取早日達成互利雙贏的結果。
關于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劉結一表示,中國積極發展同太平洋各島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致力于在經貿、文教、衛生等各領域與島國開展互利合作。當前,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呈現出良好發展的勢頭,雙方人員往來日益增多,互利合作不斷擴大。去年中國與島國貿易總額為8.38億美元,同比增長58%。中國根據各國實際情況,提供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真誠援助,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中國是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對話伙伴,我們支持去年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通過的“太平洋計劃”。中國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原則基礎上與太平洋島國在廣泛領域開展互利友好合作,不斷探討新的合作方式,為維護本地區的和平穩定、促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關于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劉結一說,當前亞太地區形勢總體穩定,但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給地區形勢帶來了挑戰。各國應增進相互信任,促進共同安全。我們希望有關國家多做有利于增進互信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建設性事情,這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和平、發展、合作的潮流。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這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這一點是任何不符合事實的言論都改變不了的。中國一貫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我們愿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共同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共同發展。
在回答有關中柬關系特點的問題時,胡正躍說,第一,兩國友好深入人心。中柬關系是名副其實的睦鄰友好關系,基礎牢固;第二,兩國真誠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第三,兩國文化交融密切,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胡正躍指出,柬埔寨是東盟重要成員,中柬關系的發展必將有利于中國與東盟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