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司徒北辰)日本外務副大臣鹽崎恭久昨日上午在自民黨外交聯席會議上,就2005財年的對華日元貸款透露,將暫時凍結對華貸款,停止在內閣會議上商議決定貸款數額。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對此表示,日本對華日元貸款,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 日本政府的單方面決定無益于改善中日關系。
對華貸款給日本帶來好處和利益
秦剛說,這些年來,日本對華貸款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也必須指出,對華貸款也給日本帶來好處和利益。這樣的安排是互利互惠的,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秦剛指出,根據中日雙方達成的共識圓滿結束對華日元貸款,符合雙方的利益,日本政府的單方面決定無益于改善中日關系。中方在這一問題上的有關立場沒有變化,希望雙方本著平等協商的原則,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秦剛說,當前中日關系出現復雜局面,遇到嚴重困難。為了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中方提出了很多重要主張,采取了一些積極步驟,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共同努力來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對于雙方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應通過交流和協商妥善解決。
日公明黨代表批評凍結對華日元貸款
另據新華社報道,日本公明黨代表神崎武法在昨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嚴厲批評日本外務省推遲就2005年度日本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問題作出決定,認為這種做法無助于改善日中兩國的關系。
神崎說,正因為日中兩國關系出現疙疙瘩瘩的問題、首腦之間不能進行交流,才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努力改善兩國間的關系,因此不應該推遲決定對中國的日元貸款。
專家解讀 日對華消極態度漸增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教授解讀日凍結對華貸款
日右翼作祟ODA變異
新京報:日本決定暫時凍結貸款可能有哪些原因?
劉江永: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府內部出現了要求改善對華關系的呼聲,而日本右翼不愿意看到這一局面,便以此作為回應,向一些他們所謂的“媚中派”發難;另外,安倍晉三把這次凍結與“兩國關系現狀”相聯系,就說明日本把ODA(日本政府發展援助)貸款當作外交牌來打,再次試探中國的底線;再有,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發展,日本政府內部對ODA貸款的必要性也做了一定的檢討,認為中國不再需要日本的貸款,日本也擔心中國用日元貸款“充實”軍事裝備。
日元貸款作用正在減弱
新京報:您如何評價日元貸款對中日關系發展的作用?
劉江永:需要說明的是,當初日本政府給予中國日元貸款的意向是基于中國放棄國家層面的對日戰爭賠款而做出的,這種貸款從某種意義來說是一種變通形式。應該看到,從1979年開始的對華援助貸款對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建設曾經有過比較大的支持和幫助。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日元貸款的數量不斷減少,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在不斷減弱。這一點也毋庸置疑。中日關系的未來并不取決于日本是否給中國日元貸款,或者給多給少,中止或保留,主要看兩國的發展取向和政策走向。
對中國來說,日本的對華援助從開始到現在,連續性有了很大變化。
1997年大平正芳首相提出對華ODA援助以來,一直到1990年前后,日本政府對此事一直持積極態度。
但是上世紀90年代之后,日本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張外交牌來打。如今,日本要凍結并將于2008年中止對華貸款,是它對華戰略方針轉變的一個方面,對華看法的消極面漸漸上升。實習生張樂
中國反對日“以錢買權”
外交部:日本聯合國會費建議實質是將權力與會費掛鉤
本報訊(記者司徒北辰)近日,日本向第60屆聯大負責預算問題的第五委員會提交修訂會費比額的建議,稱應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費比額設立3%或5%的下限。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日對此表示,日本是企圖以所謂的“支付責任”概念否定各國公認的“支付能力”原則,中國政府對此堅決反對。
針對日本的建議,秦剛指出:首先,日建議實質是將權力與會費掛鉤,為“以錢買權”鋪路。這將從根本上動搖各國主權平等這一《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基本原則,嚴重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其次,“支付能力”原則是確定聯合國會費比額的基本原則,長期以來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也最能凝聚各方共識,不容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