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小年,山湖鏡里納新福
——天水市博物館開展小年主題非遺剪紙活動
小年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春節前奏的重要意義,而剪窗花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更是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氛圍。窗花樣式豐富、造型討喜,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傳承非遺剪紙文化,天水市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一場以“逢小年,山湖鏡里納新!沁z剪紙”為主題的活動,吸引眾多孩子積極參與。
活動開始,宣講員通過生動的講解,介紹小年的來歷、傳說、南北差異以及非遺剪紙的起源與發展,將大家帶入傳統節日的情境之中。隨后,在博物館中尋找文物“清白連弧紋銅鏡”,并認真描摹。緊接著的手工制作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以紅色紙張為畫布,將銅鏡元素與傳統窗花圖案相結合,精心設計、專注剪裁。他們沉浸在創作中,將自己的情感與審美融入每一處剪紙細節,不時向宣講員請教技巧,彼此交流感悟,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活動過程中,還穿插了有趣的交流環節。宣講員提出一系列關于“小年”和“非遺剪紙”的趣味問題,孩子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進一步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大家分享制作心得,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真切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與內涵。
最終,一張張精美的剪紙作品在孩子們的手中誕生,活動雖已接近尾聲,但它所帶來的文化體驗與心靈觸動,卻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孩子心中。它讓更多人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能夠融入當代文化、為生活增添韻味和美好。我們將與時俱進,持續推出傳統文化類社會教育活動,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并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