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水11月15日電 走進甘肅省天水市的各個鄉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屋。村莊里,一幅幅色彩鮮艷、寓意深刻的文化墻,傳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一座座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成為村民們休閑娛樂、交流互動的好去處;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村民們學習各種知識的“新課堂”。在這里,鄉風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強勁脈動。
清水縣紅堡鎮西城村一角(10月14日攝)。新華網發(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林玉 攝)
思想引領,筑牢鄉村振興之“魂”
10月15日一早,趁著農閑時節,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的“大槐樹講壇”如期開講,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的宣講員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惠民利民方針政策轉化為群眾喜歡的“家常話”,讓居民群眾聽得懂、悟得透,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10月15日,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大槐樹講壇”開講。新華網發(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林玉 攝)
在文明鄉風建設中,天水始終把思想引領放在首位,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在鄉村的文化墻上,以生動的圖畫和簡潔的文字,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村里的廣播中,不時傳來關于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宣傳內容。
同時,天水積極組織開展道德講堂活動,邀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講述自己的故事,用他們的事跡感染和激勵村民。在這些榜樣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還通過開展 “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選樹活動,樹立了一個又一個身邊的典型,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文化滋養,豐富鄉村振興內涵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天水市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加大對鄉村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不斷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石節子美術館村民繪畫作品(10月16日攝)。新華網發(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林玉 攝)
走進秦安縣葉堡鎮石節子村,處處透著“文藝范”:全村的十三戶人家就是石節子村的十三戶藝術展廳。一磚一瓦、一花一草、每個家庭成員、每個家養動物、每個生活故事,都是十三戶美術館的內容構成,而十三戶美術分館又構成了一個大的石節子美術館。在這里,人人都是藝術家,越來越多的群眾得到美的享受、過上美的生活。這是石節子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探索出的一條特色路徑。
不只是石節子村,在天水市的其他鄉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村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傳統節日慶祝活動、民俗文化表演、文藝演出等,讓村民們在參與中感受文化魅力,豐富精神生活。
移風易俗,培育鄉村文明新風
“大家伙要改變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我們要倡導新人樹立文明向上的婚戀觀,不盲目攀比,不索要高額彩禮”……10月17日,一場以“深化移風易俗 抵制高價彩禮”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在甘谷縣六峰鎮舉辦,六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通過村規民約領讀、典型案例宣講等方式,著力引導廣大群眾糾治陳規陋習、深化移風易俗。
10月17日,甘谷縣六峰鎮舉辦“深化移風易俗 抵制高價彩禮”主題宣傳活動。新華網發(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林玉 攝)
為了破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尚,天水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各村制定了完善的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的操辦標準、人情往來等進行了規范,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引導村民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
同時,通過開展“文明餐桌”“文明祭祀”等活動,倡導村民養成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如今,在天水的鄉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新風尚已深入人心,村民們的生活更加文明、健康、和諧。
向“美”而行,繪就鄉村幸福底色
在秦州區楊家寺鎮石馬村,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文化廣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民房鱗次櫛比,群眾盡情享受著鄉村振興發展的成果,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美景躍然眼前。今年端午節對外開放的“幸福食堂”更是解決了全村“一老一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吃飯問題。據村支書馬景剛介紹,“幸福食堂”為全村60歲以上老人和6歲以下兒童提供飯菜,70歲以上老人享受“幸福價”和“關愛價”,6歲以下兒童免費吃,“幸福食堂”很受村民歡迎。
秦州區楊家寺鎮石馬村“幸福食堂”一角(10月18日攝)。新華網發(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林玉 攝)
近年來,天水市全力“補短板、夯基礎、鍛長板、揚優勢”,著力打造“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和美鄉村,一幅“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有福祉”的和美鄉村圖景正在徐徐鋪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國文明村鎮9個、省級文明村鎮127個,市級文明村鎮198個。
在鄉風文明建設的助力下,在文明村鎮的引領帶動下,天水的各個鄉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村經濟蓬勃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日益興旺;鄉村治理更加有效,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不斷完善;鄉村生活更加美好,村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天水將繼續以鄉風文明建設為引領,不斷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新華網 任鈺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