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贊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
——天水市審計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主題征文之三十二
轉換角色再出發 奮發進取善作為
天水市審計局 胡開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卻是新中國一段波瀾壯闊、刻骨銘心的奮斗歷程。2019年3月,隨著國家機構改革,自己由市財政局轉隸至市審計局,成為審計戰線上的一名新兵,我深感自豪和榮幸。
堅持以志為引,在“扎根”中轉變角色。“最是一年好光景,總在吐柳孕蕊時”。從財監到審計,追求的不是平臺“更高了”,而是學習的東西“更多了”。來之前雖有一定心理準備,但仍有三個“想不到”。一是想不到進審計門倍感暖心。來審計局報到伊始,局里就專門為我們15名轉隸人員召開了見面會和業務培訓會。會上,局黨組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提出了殷切期望,局辦公室、綜合科、電審中心等科室(單位)的同事們也為我們講解了審計OA公文辦理、組織機構、法律法規、信息系統等審計工作業務知識。既體現了嚴謹,又充滿了溫情,讓我們轉隸來的同志倍感暖心。二是想不到細節標準如此之高。審計工作注重嚴謹、細致、周密,比如每次看到一個不確定的概念或數據都要反復核實確認。特別是當我把起草的審計報告放在領導的案頭時,他們都會字斟句酌,有時甚至一句話、一個標點符號都反復研磨修正,讓我備感震驚。這種震驚的背后蘊含和反映出的是審計人對工作負責任的態度和求極致的理念。三是想不到業務穿透如此之深。各業務科室管轄范圍廣、涉及部門多,但在實施每一個審計項目時都能快速上手,把問題查準、查深、查透,審計監督成效明顯。特別是有的同事孜孜不倦,深耕審計業務,既能做好審計項目,贏得市優、省優審計項目等榮譽稱號,也能講好審計知識,分享一線審計經驗,在審計大講堂娓娓道來,這都離不開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深厚的審計功力。
堅持行穩致遠,在“破土”中奮發進取。“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回顧五年多來的學習、工作時光,我收獲的成長和鼓舞也細數良多、如數家珍。一是堅定信仰“提狀態”。去年恰逢審計機關成立40周年,從一串串數據、一張張圖片、一件件事跡中,我深切感受到天水審計人踐行“為國而審、為民而計”的初心使命。有銀發干部沖鋒在前,有中年干部奮勇爭先,有青年干部迎難而上。這不僅僅是個人黨性修養的體現,是審計人精神力量的展示,更是全體審計干部精神風貌的縮影,是無數的汗水和榮譽匯聚成審計事業熠熠生輝的40年歷程。這讓我更加堅定要走好“審計之路”,以奮進之姿、拼搏之態與天水審計事業同呼吸共命運。二是持之不懈“提本領”。始終牢記老審計人所說“一入審計似深海,終生學習不敢停”。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及時掌握審計工作新情況、新理念、新要求,經常向局領導、同事請教工作經驗和審計方法,學習工作策略和審計技巧,練就“火眼金睛”的能查技藝、“一語中的”的能說技巧和“躍然紙上”的能寫技能,以過硬職業本領夯實工作根基。三是矢志不渝“強擔當”。認真落實各項工作要求,從擬好每一份審計方案、落實每一個階段任務、查準每一個問題疑點、寫好每一份審計報告,精益求精做好每一項工作,用實際行動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五年多時間里,我已完成了預算執行、經濟責任、政策執行和教育、科技專項審計項目十多項,其中一個項目2022年被省審計廳表彰為優秀審計項目。
堅持久久為功,在“抽穗”中善作善成。“日拱一卒無盡有,功不唐捐終入海”。很榮幸,我遇上了天水審計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在這里,很多先進的理念和做法令人耳目一新,讓我打開了格局、開拓了視野,更激勵我篤行不怠、砥礪前行。一是做忠誠堅定的追夢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我將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下功夫,堅持修信念、修品德、修情懷、修正氣,真正將新思想融入血脈、植入靈魂,把講黨性、講政治、講忠誠、講擔當體現到審計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做敢為善為的奮斗者。審計工作就是把最廣泛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為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科學發展服務。我將時刻保持蓬勃的“朝氣”、奮進的“銳氣”,堅持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把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統一起來,當好推動天水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螺絲釘”和“鋪路石”。三是做正氣浩然的排頭兵。常言道“心懷敬畏,才知方圓;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心有所畏,業有所成”。要監督別人,首先要做到自身正。“正”是審計人的立身之本、是審計工作的成事之基、是審計事業的動力之源。我將自覺培養公道正派的品格修養,弘揚新風正氣,塑造職業精神,在審計工作崗位上,自覺做到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積極作為、嚴謹細致、追求一流,團結協作、敢于擔當、服從安排,顧全大局、厚德敬業、堅守操守,強化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情懷。
新時代新使命的召喚已經來臨,筑夢新征程的沖鋒號已然吹響,生逢盛世,應不負盛世,生逢其時,當奮斗其時。作為新時代的審計人,我們將深懷赤子之心,永葆奮斗激情,牢記初心使命,追夢審計征程,以高質量審計監督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審計力量,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水篇章做出審計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