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24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小麥條銹病核心菌源區抗條銹種質資源創新及應用”啟動會在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召開。該項目的啟動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Files262/BeyondPic/2024-8/26/2408261122473768c425c5215e.jpg)
小麥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生產安全至關重要,而條銹病是小麥生產中的重要病害,尤其在天水及隴南地區這一核心菌源區,條銹菌的變異頻繁,給小麥生產帶來了嚴重威脅。本項目的實施,旨在有效保護和利用抗條銹病小麥種質資源,培育優良抗病新品種,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從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該項目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糧食安全層面,還對農業產業產生深遠影響。通過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符合綠色、安全和生態農業的發展理念,有助于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實施將形成核心疫源區小麥條銹病持續控制較為完善的技術支撐體系,可有效減輕我國黃淮麥區等麥區小麥條銹病防治壓力,對我國小麥安全生產將發揮巨大作用。
在啟動會上,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作為項目承擔單位介紹了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和實施方案。項目將構建小麥抗銹種質資源庫,建設保護、創新基地,進行種質資源鑒定、篩選與評價,開展種質創新及利用,建設示范基地和示范區,并進行新品種轉化。市科技局領導對項目的啟動表示祝賀,并對項目的實施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項目組成員加強團隊協作,嚴格按照項目計劃推進工作,注重科技創新,加強經費管理,確保項目取得顯著成效。
此次啟動會的成功召開,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推動小麥種業的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也將為相關地區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我國小麥條銹病的防治和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