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歷史,講述文明。博物館是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承擔著社會教育的職能,為不斷提升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的豐富性、生動性,2024年七月中旬天水市博物館舉辦了為期十天的暑期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少年進行志愿服務。
本次活動精心策劃一系列豐富的研學課程,為同學們搭建學習平臺,經過嚴格選拔和課程學習,提高他們對博物館及歷史文化的認識,鍛煉他們的社交溝通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傳人貢獻博物館力量。
此次活動分別從博物館基礎理論和展品知識學習、講解禮儀、講稿撰寫與演練、傳統文化學習與結業考核四大方面開展,幫助小小講解員們加深對家鄉文化的了解,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一 博物館理論和展品知識學習
通過對博物館基礎知識的學習,同學們了解天水市博物館的整體概況和重要藏品。以館內基本陳列廳文物為例,帶領同學們分組參觀,了解展品文物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并對重點展品進行詳細介紹。除了豐富展品理論知識外,培訓班還開展手繪T恤、陶泥和團扇制作等手工活動,豐富同學們的暑期生活。
英語課堂上,通過歷史類宣傳片,讓同學們認識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在宣教老師的引導下,還學習英語日常交際會話,以便更好地服務外國游客。
活動二 講解禮儀學習
禮儀課上老師細致講解、認真示范,同學們學習包括著裝規范、基本姿態等講解禮儀,保持微笑、眼神交流,和觀眾進行互動等講解技巧,讓他們對講解禮儀有了深刻的認識。與此同時,還學習敦煌舞等古典舞蹈,領略古代樂舞文化魅力,提升個人儀容儀態。
活動三 講解撰寫與演練
通過學習講解稿的撰寫,同學們仔細觀察文物造型,根據展品歷史背景,結合觀眾特點,在宣教老師的細心指導下,以小小講解員的獨特視角撰寫講解稿,提高個人寫作應用能力。
活動四 傳統文化學習和結業考核
開展學習天水歷史文化,深入了解伏羲文化,體驗祭祖儀式等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認同感。活動最后進行結業考核,考核合格的小小講解員在天水市博物館進行志愿講解服務,不僅檢驗本次課程活動的學習效果,而且通過為游客現場講解,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在暑期結束之際,根據同學們在博物館的志愿服務表現,頒發榮譽證書,以資鼓勵。在未來,這支隊伍將繼續發光發熱,為傳播天水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