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檢疫是植物檢疫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調運檢疫的前提基礎,也是監測與控制檢疫性有害生物傳播蔓延的有力措施。今年以來,天水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強化宣傳培訓,加密監測網點,狠抓措施落實,認真開展了植物產地檢疫工作,全力保障全市農業生產安全。
![](/Files262/BeyondPic/2024-7/8/2407081904c40164aba3a92883.jpg)
一是加強農業植物檢疫宣傳。4月份以來,市、縣區以“加強植物檢疫,保障種苗健康,守護農業安全”為主題,在“4.15”國家安全日、“5.12”國際植物健康日等時間節點,以及關鍵農時,采取深入農業制種企業、良種擴繁和蔬菜種植基地等線下宣傳和利用電視、報刊、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線上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生物安全法》《植物檢疫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企業有關人員和廣大群眾對植物檢疫工作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方面重要性的認識。上半年,全市舉辦現場宣傳會12場次,發放明白紙3000余份。
![](/Files262/BeyondPic/2024-7/8/240708190498c2bb8f533626c4.jpg)
二是嚴格種苗產地檢疫。今年全市有8家制種企業申報產檢,主要涉及小麥、冬油菜、南瓜、菜豆、番茄、辣椒、茄子、韭蔥等農作物。按照產地檢疫規程,組織專職植物檢疫員根據作物關鍵生育期,陸續開展田間調查,檢驗檢測,核定產量,實地了解種子繁育生產狀況,包括植物種類、品種、生產地點及面積。初次引進田間試紙條篩查新技術,重點對番茄、辣椒對外制種和西瓜嫁接育苗棚進行全面監測。截至目前,全市簽發產檢合格證21份。
![](/Files262/BeyondPic/2024-7/8/2407081904513cde83eb10d997.jpg)
三是強化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市、縣區植保植檢機構聚焦重大疫情、重要渠道、重點區域,全面開展植物疫情監測預警和阻截防控工作。根據植物疫情監測與防控工作要求,科學調整設立植物疫情監測點,在作物全生育期進行監測調查,對植物疫情的發生、傳播進行預警,防止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蔓延。尤其在秦安、麥積果汁廠及周邊果園加密布設監測設備,嚴密監測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上半年,全市設立監測點255個,掛設性信息素誘捕器2100個,監測面積3.3萬畝。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