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6/20/240619190326be9ee276a71ad0.jpg)
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和源,積淀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上關于伏羲始祖文化傳承保護各項要求,大力推動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建設,持續深挖以伏羲文化為代表的始祖文化內涵,著力打造獨特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不斷擦亮伏羲始祖文化首位品牌,提高天水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奠定了中華民族千載傳承、繁榮昌盛的深厚根基。”市博物館館長劉玉璞說,伏羲文化是天水最突出的文化品牌,在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具有獨特優勢。
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祭祀伏羲的傳統由來已久,世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到了明朝形成定制,一年春秋兩祭,場面十分壯觀。自此,祭祀伏羲成了天水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延續至今,相沿成俗。
公祭伏羲大典舉辦多年來,甘肅省及天水市高度重視這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堅持秉承以“保護傳承”為主題、以發展創新為生命力,使公祭伏羲大典的規格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每年公祭伏羲大典期間,都會有大量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前來參加祭拜,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公祭伏羲大典已經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慎終追遠祭拜祖宗的重大祭祀盛典,對于弘揚中華文明、傳承民族本源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今年公祭伏羲大典前夕,隨著天水麻辣燙的火爆“出圈”,羲皇故里,龍城天水,正成為游客紛至沓來的“詩和遠方”。
在天水伏羲廟的文創商店內,由伏羲文化衍生出的伏羲八卦水晶儀、伏羲女媧泥塑人物、伏羲文化紀念幣、河洛卦牌、龍鳳茶盞、劉海戲金蟾香薰、玉兔賜福圍巾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吸引著游客駐足觀看。
“葫蘆,寓意福祿,有著福壽雙全的含義。這個葫蘆上的圖案雕刻精美,還可以裝伏羲廟的香灰,很有紀念意義。”來自陜西的游客王先生到天水后,游覽的第一站便是伏羲廟,在伏羲廟文創商店各具特色的文創產品中,他對刻有八卦圖案和“傳承伏羲文化”字樣的葫蘆情有獨鐘。
“我們把工藝美術、文物復制品、民間工藝品、旅游紀念品作為文創產品的研發思路,結合古建筑構件、精品文物,分伏羲文化和館藏文物兩大系列,自主研發了伏羲八卦儀、羲皇福茶茶杯等產品,實現了‘可體驗、可消費、可帶走’的文旅產業延伸。”劉玉璞說。
伏羲文化蘊藏著豐富的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和合精神,是海內外華人普遍認同的民族精神象征、文化標志和情感紐帶。
多年來,天水市圍繞伏羲文化保護傳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1年12月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打造“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建設任務,伏羲文化的品牌效應進一步顯現。
為進一步保護和傳承伏羲文化,凝聚海內外華人情感認同、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3年9月27日,《天水市伏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甘肅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批準,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的施行,使我市伏羲文化保護傳承有了“護身符”,在凝聚海內外華人情感認同、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王曉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