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手工制作社教活動
文化與自然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民族精神,是我們傳承歷史、弘揚文化的重要載體!拔幕c自然遺產日”的設立,主旨為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天水民俗博物館在2024年6月8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當天,開展了兩場社會教育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和互動學習,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激發對科技文明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和創新精神。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235211112.jpg)
活動一:探索奧秘——指南針手工制作
社教專員為學生們講解指南針的歷、原理及其在航海中的應用,同時介紹保護文化自然遺產的價值與意義。隨后帶領學生們設計制作指南針的互動環節,讓學生們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指南針的制作原理和工藝技巧。最后設置小組討論和分享環節,讓學生們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263613845.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265126233.jpg)
文化自然遺產主題指南針手工制作活動是一場集知識、趣味和實踐于一體的探索之旅。通過這場活動,學生們不僅能夠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和科技文明的魅力,還能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我們相信,這場活動將為學生們帶來難忘的回憶和寶貴的經驗,也為文化傳承和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299386241.jpg)
活動二:十八般武藝——古代兵器手工制作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331669743.jpg)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源遠流長,具有悠久的歷史,而武術器械就是這瑰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笆税阄渌嚒薄糯魇止ぶ谱骰顒又,社教專員首先通過ppt課件為青少年們介紹了“十八般武藝”,并引導大家說出不同的武器在不同場合中的使用。青少年們興致勃勃,紛紛舉手回答。活動中,社教專員還通過介紹不同的兵器的特性,傳達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創作靈感。最后,青少年們利用材料包進行了古代兵器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了他們的民族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419973600.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426136034.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6/8/1717833432203524.jpg)
天水民俗博物館將“保護文物傳承文明”主題與社教活動充分結合,創新傳播形式,關注宣教育人,突出惠民利民,推動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全民共享。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尊重,還激發了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情,進而鼓勵青少年參與到非遺的傳承實踐中來,共同確保這些活態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中得到創新性發展和可持續傳承,從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續寫中華文化的輝煌篇章。
(新聞來源:天水民俗博物館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