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大櫻桃
馮沙駝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2206e3ade4ac87b2.jpg)
下了多半夜的雨,后半夜雨停了。
雨過天晴,天空變得湛藍湛藍,室外的空氣像被過濾過一般,既純凈,又舒適,地面像是被洗浴過一遍,干干凈凈,一塵不染。
透過薄云,一縷一縷陽光,將金色的光灑在羅峪溝內。
到羅峪溝去,是因為近幾年來秦州區煙鋪大櫻桃因個大、色艷、爽甜而名聲日盛,“秦州大櫻桃”成為和“天水花牛蘋果”齊名的國內農產品知名品牌,中央電視臺的某節目主持人也做代言人。每年從五月開始,它一上市,大街小巷,店鋪小攤,滿城皆是瑩亮鮮嫩,個大形美,香甜爽口的紅櫻桃。詢問了幾個知情人,才知煙鋪原來是個村莊名稱,在秦州區羅峪溝內,因盛產大櫻桃名揚在外。
記憶中荒涼冷落的羅峪溝,竟然能產出品優、質好、銷路廣的大櫻桃?帶著諸多好奇,約上幾個朋友到羅峪溝,去探個究竟。
提到羅峪溝,在當地人的腦海里,和我一樣,是荒溝一條,荒山一片,道路狹窄,人煙稀少,早被許多人所遺忘。而當看見從鳳凰山由東向西順溝而下流經市區,匯入藉河的羅峪河時,才使人們又勾起對羅峪溝難得的記憶。
說到櫻桃,立刻勾起了我幼年時的記憶。
每年農歷五月五,端陽節前后。許多農民提著從自家種的櫻桃樹上摘下的櫻桃裝入小籃進城,走街串巷,沿街叫賣。我們圍著櫻桃籃子仔細端詳,那圓圓的形狀,小小的個頭,粉紅色的顏色,吃起來酸中帶甜的滋味,留下難忘的回憶。尤其是小朋友們見到櫻桃,喊著“櫻桃,豆莢,老婆子吃了授活”,授活是當地的土話,意思是說櫻桃吃了對老年人很好,很爽快。一面喊,一面跑的那個場景,回想起來,既可笑又可愛。在那個年頭能吃上櫻桃,雖然是酸的乍口,即使能嘗上幾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長大以后,漸漸知道,傳統的櫻桃果形如珠,晶瑩剔透,是黃鸝鳥喜歡寒食的果物,故而最初叫做“鶯桃”。櫻桃果形頗似桃,又稱寒桃、荊桃,雖非桃類,但形似桃,而圓又如瓔珠,所以通常就叫櫻桃。
櫻桃既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又含有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尤其鐵的含量,每百克高達5.9mg,在水果中居第一位。維生素A的含量比蘋果,橘子,葡萄高4~5倍,它不僅營養豐富,酸甜爽口,而且還是食療保健佳品,深受人們的青睞。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e388c14831688a91.jpg)
櫻桃在中國久經栽培,最早在《吳普本草》、《滇南本草》中都有記載。本土櫻桃品種較多,外表晶瑩剔透,色澤艷麗。中國人吃櫻桃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周天子祭祀祖先的時候就要親手采摘新鮮的櫻桃作為貢品。
櫻桃鮮美可口,是夏季不可錯過的水果。它也是菜肴較好的配料,其枝、葉、根、花可供藥用。《備急千金藥方》記錄:“櫻桃味甘平、澀,調中益氣,可多食,令人好顏色,美志性。”《中醫別錄》認為櫻桃:“主調中,益脾氣”,《滇南本草》中也有櫻桃可治療“一切虛癥,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浸酒服之治左癱右瘓,四肢不仁,風濕腰疼疼痛”的記載。除了鮮果食用外,櫻桃還可以釀櫻桃酒,加工制作成櫻桃醬,櫻桃汁,櫻桃罐頭和果脯、露酒等,具有艷紅色澤,杏仁般的香氣,食之使人迷醉。
櫻桃是薔薇科、李屬幾種植物的統稱。世界上栽培的櫻桃僅有櫻桃、歐洲甜櫻桃、歐洲酸櫻桃和毛櫻桃四種,主要分布于歐洲,亞洲及北美等地,適宜生于山坡林、林緣、灌叢或草地。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通氣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長較好。
但長期以來,中國的櫻桃多為毛櫻桃,果實太小,味道偏酸,產量偏低,形不成氣候,漸漸湮沒無聞,成為稀少果品。
今天人們吃到的大櫻桃,實則都是由西方引進的甜櫻桃樹種和中國櫻桃樹嫁接的產物。
1871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斯越洋來到膠東半島,他將一種歐洲甜櫻桃栽種到山東煙臺福山毓皇頂東南山麓的廣興果園。摘果以后,這種櫻桃比中國本土的櫻桃個頭大好幾倍,口感清甜,于是被稱為大櫻桃。后來,有幾位當地果農想方設法從廣興果園撿到一些大櫻桃枝條,嫁接在福山本地的櫻桃樹上,經過精心培育,竟然獲得成功,這漂洋過海而來的洋櫻桃和中國櫻桃結合,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終于有了今天的大櫻桃。
汽車沿著市區北山腳泰山廟下的一條新路行駛,我納悶,是不是走錯了路?
同行的朋友講,現在正是櫻桃大量上市的季節,羅峪溝道路上幾乎全是運輸櫻桃的車輛和前往市場進行交易的果農和外地客商,道路擁擠,容易堵車。我們乘車從接近天平高速公路的入口處借岔路進入羅峪溝,避免了進溝堵車。
果不其然,一進溝,車前進途中,沿路時不時見果農開著三輪車,騎著摩托車,也有的拉著架子車和我們擦車而過。仔細瞧,車上筐中裝的、藍里盛的,幾乎全是剛剛從果園中摘出的鮮嫩櫻桃,送往設在溝口的櫻桃交易市場。
車在溝里的山路上緩慢地行駛著,我們邊走、邊看、邊聊,邊停車選景拍照。
車越往前行,越感到驚奇。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ef8d962bfa2061ab.jpg)
昔日荒溝,兩側荒山早已改造成一層層平整的梯田,整個山溝被綠樹所遮蓋,山坡被一層層濃密的樹林,灌木所覆蓋,大小不同、高低錯落的臺面上是一片連著一片的櫻桃樹,山坡上和道路兩側,造型各異的農戶房屋,半遮半掩在綠樹叢中,一條羅峪溝是一片綠色的世界,仿佛似一條綠色的長廊一直在向天邊延伸。
放眼望去,沿溝幾十里兩面滿山遍野的綠叢果樹,葉子雨后綠的發亮。滿山遍野果樹上掛的紅果,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星星點點,耀眼奪目,像正月十五的夜晚,滿街掛的紅燈籠,又像在夜空中,布滿天際閃閃發亮的滿天星星,隨行的朋友告訴我,那全是已經成熟,準備采摘的櫻桃。
在朋友引導下,車加速向山上駛去。
原先狹窄難行,凹凸不平的農間小路,變成了現在平坦通暢的水泥路。路邊,不知名的野花,紅的,白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盛開的丁香花在空中四處飄散發出的清香,芳香四溢,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爬山上坡,到了山上。
站在地頭,一眼望去,藍天下,遠處的群山峻嶺,數不盡的重巒疊嶂,橫云疊嶺,似綠色的海浪。那高大的綠樹,低矮壯實的櫻桃樹,掛滿枝頭透紅的果實,彎彎曲曲發出白色亮光的道路,鑲嵌在望不盡綠意蔥蘢中遠處的農莊,在雨過天晴的薄霧中,像是升騰在綠蔭樹叢中的海市蜃樓,更似一副美麗的空中樓閣畫卷,使人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伴隨著勁風徐徐穿過,薄霧悄無聲息中散去,眼前是一片又一片相連的高大塑料大棚。
隨著果農引導,我們進入綠之源公司的大櫻桃生產大棚。長四十米,寬二十二米的大棚里整整齊齊排列著櫻桃樹,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粗壯挺拔,枝葉茂盛,郁郁蔥蔥,生氣勃勃。掛在櫻桃樹葉片上的露珠閃亮欲墜,樹上的大櫻桃,紅中透黑,一串串地淹沒在綠葉中,紅彤彤,亮晶晶,清脆奪目。另一個棚子里套著白色套袋的櫻桃,一個個鼓著正在不斷膨脹中的身子,不安分地蠢蠢欲動。果農講,櫻桃套袋可以遮擋蟲害,防止陽光和雨水的直接暴曬和淋濕,保持好色澤鮮美的果型,減少爛果率,提高了櫻桃品質,雖然費工費時,但可以賣出好價錢。
望著眼前的一切。羅峪溝發生的變化真令人難以置信。在朋友有聲有色的講述中,我們仿佛穿越時光的隧道,了解到大櫻桃生長的曲折過程。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政策,它徹底改變了羅峪溝常年開荒種糧,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造成整條溝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的惡性循環狀況。在種草、種樹,改變生態環境,種果樹增加農戶收入的政策引導下,羅峪溝開始走上了一條生態環境和自然保護,扶貧攻堅和農民增收相結合的良性循環,農民脫貧致富之路。從那時候開始,由天水果樹研究所從山東煙臺引進的國內優良大櫻桃樹種,選擇有著得天獨厚小氣候和土壤條件的羅峪溝,率先在煙鋪村進行大面積推廣。
萬事開頭難。許多農民由當初的疑惑,懷疑,到理解,參與,政府出臺各項扶持政策,科技人員田間地頭現場技術指導,各個環節手把手的輔導,煙鋪村許多農民踏下心,施展勤勞智慧,踏踏實實地干,創出了一條新路。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c36d4a80cfdb8861.jpg)
功夫不負有心人。引進的櫻桃品種栽培成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后,吸引了更多的農戶,櫻桃的種植由煙鋪村很快延伸到整條羅峪溝內,幾乎所有村莊絕大多數農戶主動參入。短短幾年功夫,大櫻桃種植從傳統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過去分散種植到規模種植,由個體經營到以合作社形式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經營。大櫻桃持續優化品種,提質增效,加快迭代升級,煙鋪村很快成為天水大櫻桃核心產區,全村櫻桃種植面積達到一千七百多畝,年總產量達三百萬斤左右,取得了增產增收雙豐收。煙鋪村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玉泉鎮被評為“中國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羅峪河萬畝大櫻桃基地生產的大櫻桃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帶動示范作用似一股強大的動力,推動全市適宜地區大櫻桃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在地頭,遇到一位種植大櫻桃二十多年的農戶。閑聊中,他講他家大櫻桃種植在科技指導下,全部采用農家肥,有機肥,絕不施農藥,地上、地下害蟲和益蟲以蟲防蟲,保持生態平衡,保證了櫻桃的果品優質去高產。五月開始櫻桃全部進入盛果期,開始摘果,大部分在網上就銷售一空,今年十畝地最少可收入十萬多元。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944f3b0a8c929463.jpg)
打開了話匣就收不住,他接著講,每到櫻桃開花季節,滿山遍野,櫻花滿溝。周末,假日來賞花、拍照、游山、賞景的本地和外地游客絡繹不絕,賞花而來,乘興而歸,帶動鄉村旅游和農家樂,又增加了收入。
誰能想到,一株株櫻桃樹,一顆顆小小的櫻桃,竟促成了農業產業新鏈條的形成,當地農民增收的又一個“錢袋子”。
看見山上許多果樹邊,豎著高大粗壯的鐵桿,一問,原來這是專門用于防雹的設施。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不斷普及應用,大多數田間地頭都設立了防冰雹、防冷凍、防鳥叮啄的三防設施,合作社和農戶在田間地頭安置了監控設備,只需在家或在外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隨時監測到田間櫻桃生長的情況,同時氣象預報,滴灌,氣溫控制,也基本實現了數字化管理。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195fb5f6b97dfe74.jpg)
看著大棚內櫻桃樹青枝綠葉間,一顆顆紅果掛滿枝頭,色澤,氣味鮮而誘人。公司負責人講棚里的美早、紅燈等優質品種,是中晚熟產品,和國內其它產地的早熟產品恰好打了一個市場時間差。上市早的大棚櫻桃從二月左右采摘,春節期間就可以出棚供應市場,因為品質好,網上訂單火爆,持續銷售近一個月,每斤售價在200元左右,比平時銷售價格高出好幾倍。
帶著好奇心,我詢問春節前后上市的大櫻桃是怎么產出的。
他笑著回答,這就是靠現代果樹栽培技術實現的。奧秘在于對大棚櫻桃實現精準控溫,精確管理,不僅可以提前成熟,填補春節時段大櫻桃市場空白,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借助科技提高大櫻桃的品質和產量。
原來,是現代空調調控技術在大棚櫻桃種植過程中的應用。八月中旬開始,大棚空調制冷降溫,雙風扇制冷空調補光,實現了對大棚內櫻桃樹的精準控溫,十月中旬大棚開始升溫控制,讓櫻桃樹開始發芽開花,十一月開始掛果,把開花結果期提前到元旦前。自動智能溫控及水肥一體化滴灌等設備技術,又保證了大棚內的精細化管理,保證了大櫻桃的品質及產量,元旦、大櫻桃春節期間上市銷售,滿足了消費市場需求,又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71c11ac4ab02be78.jpg)
我們邊看,邊問,了解到天水大櫻桃主要是從煙臺或大連引種,栽培種植歷史雖短,經過近30多年篩選,培育出適合天水地理氣候的個頭大,晶瑩透亮,色澤誘人,甜酸適口的優質中晚熟櫻桃品種紅燈、早大,豐收100、美早和黑珍珠等。因種植規模大,品質優良,天水和山東海陽、四川汶川、陜西西安并列為中國櫻桃四大生產基地之一,天水又被稱作“中國大櫻桃之鄉”。
快到正午,太陽照在羅峪溝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藍天下,綠的樹,紅的果,白的棚,分外引人注目。果園里,果農忙著指導雇工采摘櫻桃,一筐筐櫻桃堆積在路旁,等待著運往交易市場,果農們講,今年,天水大櫻桃又是一個豐產季節。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18488c3b542e47e6.jpg)
依依不舍地乘車下山,返回途中,路經羅峪溝內秦州區玉泉鎮煙鋪大櫻桃交易市場。這里是集果品分揀、質量檢測、銷售、包裝、物流于一體的綜合市場。市場內,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果農們將采摘來的櫻桃正按等級分揀,裝箱,交易。不少外地采購商忙著選擇品質好的櫻桃交易,裝車發運。順豐、郵政、中通等快遞點上工作人員緊張地收貨。隨意走到順豐公司一個攤位上,見兩個工作人員正緊張的裝箱,他們一邊干活,一邊講,現在正是天水大櫻桃的黃金銷售季節,他們的攤位每天要收近一千個單,全部通過快遞發送到全國各主要城市。為了趕搭載高鐵,飛機快遞時間,實現48小時內直達國內一線城市,12小時內直達周邊西安、蘭州等城市的要求,人手太少,忙不過來,省公司從全省各地抽調人到天水來支援。他接著說,現在再忙,心里也高興,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通過我們能夠盡早嘗到天水大櫻桃,果農增加了收入,公司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我們也提高了收入,真是一舉多得。
聽到這,我明白了,原來市區大街小巷,四處可見的順豐快遞的櫻桃發運點,是順豐公司從省內各地抽調人來布點設攤,幫助天水大櫻桃及時發運。你不得不感嘆,借助于是四通八達,安全便捷的交通設施,迅猛發展中的物流,人性化的服務,天水大櫻桃銷往全國,走出國門,鼓起了果農的錢袋子,豐富了市場的果籃子,這一切,都源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幾代人艱苦奮斗所結出的豐碩成果。
走出市場,回望那羅峪溝里成片成林,望不到邊的櫻桃樹,使人浮想聯翩。是一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執著追求,天水大櫻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中國西部的荒山上,二十多年時間里,培育出被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評為“中國十大好吃櫻桃”近十一萬畝,年產量近三萬噸的“秦州大櫻桃”品牌。“天之甘泉”、“利特”、“嘉瑞恒益”、“隴右紅”、“隴輝誠品”、“張川珍果”等一批品牌脫穎而出,躋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推舉的“中國櫻桃榜樣百強榜”而一舉成名。秦州區被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命名為“中國優質甜櫻桃生產基地”,“秦州大櫻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天水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培育出和上百年櫻桃種植歷史的煙臺櫻桃相媲美的“天水大櫻桃”?由此又聯想到在國內外果品市場享有盛譽的“天水花牛蘋果”、“秦安蜜桃”“麥積葡萄”等高品質水果,為什么在天水能夠豐產,而且長盛不衰?
帶著這個問題,回家后查閱資料,上網尋找答案。發現一個重要原因是天水處于地球北緯34º°05′到35°10′之間這一最佳緯度之中。
北緯35度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在這個黃金緯度上聚集了全球無數美麗富饒的城市,從俄羅斯圣彼得堡、摩爾曼斯克,挪威奧斯陸,芬蘭赫爾辛基,日本東京到中國山東榮城,甘肅天水,新疆阿克蘇等。黃金緯度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造就了宜人的氣候。起伏和緩的山巒,縱橫交錯的山溪,溝谷內沖積發育肥沃的土壤,充足日照,晝夜溫差的變化,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使水果生長向北照常越冬,向南正常開花結果,長勢好,營養足,型美色艷,非常適宜果樹生長,成為果樹種植的絕佳之處,北緯35度,又被稱為“水果黃金生長帶”。
處在地球北緯35度狹長地帶的天水,屬于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雨量適中,土壤疏松,屬于梯田山區的果園類型,病蟲害相對較少,植保便易,使水果品質有天然保證作用,十分適宜優良品質水果,也是國家認定的“櫻桃適宜生產區”,是大自然送給天水的“水果天堂”。
天水的365天,鮮果飄香,四季有果,種類繁多,優質豐產。
春天,誘人的草莓,透紅的大櫻桃,飽滿圓潤的李子;夏季,金黃的杏,白中透黃的白瓜,紅艷欲滴的水蜜桃;初秋,香氣濃郁的蘋果,紫色透亮的葡萄,黃色的長把梨、金黃色的柿子,紋理凸顯的核桃;冬季,綠盈盈的小青瓜,紅的圣女果,可口的松子,早熟的草莓、櫻桃。
季節變化中,天水山川河谷,五顏六色的鮮果四處飄香。四季到頭,街頭巷尾,路邊攤點,一種水果接著一種水果,任人選擇。網上線下,一疊訂單連著一疊訂單,送往五湖四海,東西南北消費者的餐桌上,豐盈眾多的天水果品,可以讓朋友們品嘗個遍。
![](/Files262/BeyondPic/2024-6/8/24060810470c117c51ddf437da.jpg)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是大自然賜予勤奮智慧的天水人這片沃土,是不懈奮進的天水人辛勤地耕耘了這片熱土。今天,看天水,群山遍果,溝壑成林,果樹盡染,山變,地變,人更變,山山水水,氣象萬千。在這片土地上,天水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正在培育出更多,更優良的果品,送入市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024年5月30日 起稿
2024年6月2日 初稿
2024年6月7日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