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落實全省、全市檢察長會議精神,推動全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4月26日,天水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推進會。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國倉出席會議并講話,各縣(區)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分管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全體干警參加會議。
會上,各縣(區)院分管領導對1至4月份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和匯報,并就今年辦理的高質效案件進行了交流發言。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劉欣對全市2023年公益訴訟工作進行了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對各縣區院的匯報的高質效案件進行了分析點評,對全市2024年工作重點進行了安排部署。
張國倉指出,2023年,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依法能動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職責,上下齊心,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今年,要緊緊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和“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目標,乘勢而上,穩扎穩打,推動全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正確理念引領提升履職能力。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充分認識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與國家治理大局和人民利益的緊密關系,樹立有為才能有位的檢察擔當意識,把精力放在聚焦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黨委政府關注的重點問題、執法司法的難點問題上,聚焦急難愁盼、久拖不決的老大難、“硬骨頭”和社會治理堵點問題,把辦理有影響、效果好的公益訴訟案件作為體現檢察官自身價值和公益司法保護價值的具體體現。堅持服務大局、服務人民,堅持質效優先導向,以更高站位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二是聚焦重點領域,以能動履職依法守護公共利益。要準確把握工作重點,聚焦重點難點領域,在“檢護民生”“檢護民企”等專項行動中找準著力點,做好各項工作。要深耕細作生態環保領域,助力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著力做優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進一步拓展食藥領域案件線索來源渠道,關注新業態涉食品安全問題,對處方藥、麻醉藥品濫用問題進行重點監督,保證食藥領域立案規模,有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要進一步強化國財國土領域監督,針對個人所得稅、耕地占用稅、環境保護稅等方面深入挖掘監督模型。要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助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扎實開展消防安全專項公益訴訟監督行動,防范化解安全隱患。要加強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權益保障,探索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辦案工作。針對性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辦案,圍繞消除用餐、看病、打車、交費等數字鴻溝,強化信息無障礙監督。結合特色歷史文化元素,加強石窟寺等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持續打造文物保護工作亮點。
三是突出“質效優先”,以精準規范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將高質效辦案理念融入履職過程,深刻落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要正確處理好辦案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做到有質量的數量和有數量的質量相統一,堅決杜絕“水分案”“湊數案”。要以“訴”的標準做好調查取證工作,以可訴性來提升精準性和規范性,進一步提高起訴案件質量。要強化案例總結,注重辦案效果的延伸。要重視案例編寫和報送工作,形成培育典型案例條件的意識和習慣,要主動適用、參照適用已經發布的全國、全省典型案例,學習先進經驗做法,要及時總結上報案例和專項工作經驗做法,通過高質量辦案和辦案成效激活公益保護機制,進一步推動公益訴訟高質效辦案工作抓實見效。
四是堅持多措并舉,以機制創新持續提升監督能力。要不斷創新完善辦案工作機制,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市院六部帶頭辦理影響大、疑難復雜的案件,強化一體化機制中線索處理、力量調配等作用。要持續擴大朋友圈,探索建立“檢察建議+調研報告”和“人大+檢察”“政協+檢察”協同辦案模式,實現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健全公眾參與機制,用好“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組織開展“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開放日,增強志愿者履職積極性。建立案件評查機制,定期開展案件質量評查和高質效案件督導通報,互評互學,查找短板弱項,促進辦案質效提升。
(新聞來源:天水市檢察院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