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水市全面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堅持組織領導、政策扶持、質量監管、品牌推介“四措并舉”,按照數量與質量并重、認證與監管并舉的工作思路,持續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建設,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呈現出數量持續增加、質量顯著提升、知名度不斷擴大、效益日益凸顯的良好局面。截至2023年底,全市種植業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328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301個、有機農產品15個、農產品地理標志9個。綜合排名在全省前列,綠色食品認證全省排名第一。
一、堅持高位推動,強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三品一標”發展,將“三品一標”工作作為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農業農村局把大力發展“三品一標”作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確保農產品“三品一標”高質量發展。先后制定實施《天水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兩個“三品一標”建設打造天水特色“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實施方案》《天水市“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獎補實施辦法》《天水市“三品一標”四大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三品一標”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統籌推進任務落實,有力促進了全市品牌農業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Files262/BeyondPic/2024-2/29/2402291825aa056f53b3234a63.jpg)
二、推行綠色生產,夯實產地建設。堅持優質、綠色、安全導向,以建設果菜畜藥高品質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為抓手,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創建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省級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3個,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5個;實施了秦安蘋果、秦州大櫻桃、麥積花椒和天水花牛蘋果等4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率、尾菜處理利用率分別達到89%、84.71%和52.48%,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達到41.8%和42.1%,全市果品、蔬菜、中藥材生產面積分別達到230萬畝、113萬畝和26.5萬畝,綜合產值分別達到115億元、104億元和17億元,有效夯實了“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礎,全面提升了產品價值。
![](/Files262/BeyondPic/2024-2/29/24022918254c5f935799fa7ce1.jpg)
三、加強認證監管,筑牢質量底線。按照“質量產出來、安全管出來”的原則,嚴格落實企業申報、縣區審查、市級審核的工作機制,組織開展資料會審、現場抽檢、交叉檢查等活動,全面落實認證程序和標準。持續強化定期巡查,指導完善申報主體生產檔案,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三品一標”生產企業各類庫房和生產記錄,對使用禁限用農藥及生產檔案不全的企業按照情節輕重程度依法處理、整改。針對部中心評估抽檢結果,聯合縣區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對8家綠色食品蘋果企業進行了專項整治,重點對生產基地投入品、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和標志使用的規范性進行現場檢查。市內持證“三品一標”農產品全部納入國家、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臺,實現了農產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質量有保障”的可追溯管理。
![](/Files262/BeyondPic/2024-2/29/2402291825e2f10cbc3f24e909.jpg)
四、加強宣傳推介,提升品牌影響。始終把“三品一標”作為農業品牌建設重中之重,緊盯特色優勢產業和終端市場需求,積極組織獲證企業參加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國際論壇“甘味”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會等國內大型展會,累計獲得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45個、中國西部博覽會15個、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11個、敦煌文博會“食材獎”3項,促進產銷對接,著力提升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依托央視一套新聞直播間、二套財經頻道先后4次對花牛蘋果進行宣傳報道,舉辦了以“‘醉’美花牛‘味’你而來”為主題的“2023年天水市慶祝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中國·天水花牛蘋果大會”系列活動,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秦安蜜桃等一批農特產品市場認可度和競爭力持續提升。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