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1月20日,2023第十四屆中國節事文化與旅游大會在合肥舉辦,來自全國150個優秀節事共聚一堂,圍繞節事與區域文化、節事與政府關系、節事與旅游市場、節事策劃與運營、企業服務節事經驗交流、高校旅游/會展專業節事交流等六個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天水市節會服務中心受邀參會,并圍繞如何規范節事市場化運作介紹了經驗做法。
大會對優秀節事活動進行了表彰,其中: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分別被授予中國當代節事逾30年“中國節事卓越品牌”獎,這也是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繼獲得“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優秀節事獎”、“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和“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中國十大民俗類節慶•最具文化傳承獎”、“中國優秀當代節事”稱號等榮譽之后的又一獎項。
本次大會由中國旅行社協會主辦,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合肥包河文廣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合肥市包河區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北京節之旅文化會展有限公司、合肥卓越文騏文旅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是中國節事及節事旅游的最高級別專業會議、是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重要的年度會議之一。今年大會的主題是立足優勢、融合創新、多維提振,大會目的通過搭建2023年中國節事文化與旅游的理論和實踐的交流平臺,開展節事與旅游最新研討和國際交流,促進新形勢下中國節事文化與旅游思維創新、實踐創新。
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天水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因而自秦人始,對伏羲欽崇有加,歷代奉祀。
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復了公祭伏羲典禮,舉辦了首屆公祭伏羲大典,至今成功舉辦34屆。1992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詞“羲皇故里”,2005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公祭伏羲大典提升為省級規格。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入選國務院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開始,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提升為部省共祭。2014年開始,在天水和臺灣同日同時舉行共祭伏羲典禮,極大提升了公祭伏羲大典在海內外的影響力。2014年8月,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批,作為甘肅省保留舉辦的重點節慶活動項目,每年6月22日定期舉辦。
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費孝通、許嘉璐、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馬培華、馬飚、齊續春、王家瑞、蘇輝、王正偉等國家領導人和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副主席林豐正、蔣孝嚴、詹春柏、林政則,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臺灣上層人士先后出席公祭活動。特別是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慶偉、全國政協副主席朱永新兩位副國級領導同時出席大典,進一步提升了大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每年一屆的公祭伏羲大典已成為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盛會,成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公祭伏羲大典活動對弘揚中華文明、傳承民族本源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建設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公祭伏羲大典在華人華僑和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提高。
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是經甘肅省委、省政府審批,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辦,與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同期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32屆。每年圍繞公祭伏羲大典組織開展始祖文化類、論壇研討類、文化藝術類、展覽展示類、文化旅游類、縣區系列活動類、宣傳交流類、體育賽事類等8大類20至30項特色鮮明的系列文化旅游活動,活動緊緊圍繞“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這一主題,堅持文化為本,助推旅游發展和輔以經貿活動,擴大對外交流和影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天水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節會期間參與各項活動的群眾每年多達數十萬人次。為傳承弘揚伏羲文化、豐富公祭伏羲大典活動內容、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天水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天水市節會服務中心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