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緊盯“應進必進、統一規范、公開透明、服務高效”原則,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斷優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務水平,我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1383個,交易總額156.81億元,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健康穩步發展。
一、堅持學習不動搖,不斷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能力
聚焦主責主業,常態化開展“周一早學”,采取領導干部帶頭講、科級干部上講堂、邀請專家授課等方式,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三抓三促”行動、“學法規、強制度、優服務、守底線”管理提升年活動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學習公共資源交易相關法律法規、電子交易系統操作等,不斷提升干部職工政治理論素養和履職盡責能力。黨組班子成員帶頭到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兄弟市州交易中心、市直行業主管部門、調研座談、實地走訪,對標先進經驗,進一步梳理流程、簡化辦事環節,壓減交易時限,全方位提升我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堅持技術引領,不斷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建設水平
以公共資源交易“全省一張網”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深度融合。一是完成各類電子交易系統的標準化建設,交易項目前期數據及備案數據實現一鍵獲取,招標公告、招標文件、中標公示等交易信息實現全程公開。二是實現了專家庫系統與“公共資源交易一網通辦系統”“全省遠程異地評標評審系統”的數據對接,完成了全市首例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遠程異地評標”。三是全面推行網上“不見面”交易,進場受理、場地預約、公告發布、保證金交退、開標評標、評標結果公示等交易事項均可通過交易系統辦理。四是大力推進各行業主管部門遠程實時監督,實現了建設工程類項目開評標在線監督。五是完成網站的升級改造和集約化建設,對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網站頁面結構布局,擴大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范圍,提升網站服務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三、堅持深化改革,不斷降低公共資源交易成本
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更加便民利企的一流營商環境。一是嚴格落實項目進場“即來即辦”,主動優化簡化交易流程,推動交易周期“一減再減”。截至今年10月,工程類項目平均交易周期為23.68天,較去年同期縮短3.8天,政府采購類項目平均交易周期為27.49天,較去年同期縮短2.42天。二是著力降低各類市場主體的制度性成本及資金流轉壓力,今年8月1日起全面停收政府投資項目投標保證金。企業投標保證金退返明顯提速,4月15日以來,投標保證金會在開標結束后24小時內原路徑退回投標人,較原來減少6個自然日。三是認真貫徹落實交易服務費各項減免政策。2023年1-10月,累計對610個項目減免交易服務費共計187.49萬元,大幅減輕了市場主體經濟負擔。
四、著力強化監管,不斷促進公共資源依法依規交易
以《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評標(評審)專家現場工作守則》《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代理(拍賣)機構現場工作守則》為根本,進一步規范評標(評審)專家、招標代理機構在交易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在中心網站對違反市場規則、市場流程、職業操守的評標(評審)專家隊伍人員和招標代理機構隊伍人員進行及時曝光,并將有關情況向相關單位進行通報。2023年以來,累計通報違規評標(評審)專家27人(次)、代理機構3家(次)。進一步規范評標見證服務,在監控大廳專設獨立的業主監督席位,業主代表可以通過監控見證系統,對開評標現場音視頻進行全程實況監督。堅持預防提醒、防微杜漸,常念“緊箍咒”,持續強化干部職工警示教育,簽訂了廉政承諾書63份,組織觀看廉政警示教育片2次,開展約談提醒60余人(次),不斷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防線,營造陽光、透明、和諧的公共資源交易氛圍。
(來源:天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