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天水工匠·匠心傳承”系列報道之十四
張志剛:讓科技助力農村公路建設
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今年35歲的張志剛現任天水金思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領導小組組長、科技研發部負責人。自2011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從事農村公路設計、監理及檢測業務。
![](/Files262/BeyondPic/2023-7/19/2307180909b306bd70373d1be5.jpg)
“近年來,我帶領公司全體員工,在農村公路設計、監理及工程檢測領域內不斷摸索、創新,為農村公路的建設管理提供了許多極具推廣意義的經驗和先進做法,為天水地區農村公路的建設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7月12日,張志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工作中,我始終本著‘擇一行、精一技、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在工作崗位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創新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先后取得了招標師、咨詢工程師(投資)、公路工程二級建造師、監理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等行業資格證書,全面掌握了公路行業各個建設環節的技能。”張志剛說。
2020年,交通運輸部公布2020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其中清水縣X307線農村公路榜上有名。這條“銀絲玉帶”般的公路,張志剛是設計項目負責人。回想起當初時的設計方案,張志剛說,“在清水縣X307線農村公路的設計中,我根據地形地貌選取最優線型,并結合道路兩側的農田村舍,配置了層次有序的綠化效果,達到了車在路上行駛猶如在畫中游的效果。”
![](/Files262/BeyondPic/2023-7/19/2307180909a227971e20e1ceea.jpg)
如今,這條公路已是服務當地群眾出行的“康莊大道路”“平安放心路”,產業發展的“幸福小康路”“特色致富路”。
近年來,每逢我市發生各類自然災害,張志剛總是沖在一線,尤其是2021年10月2日麥積區、清水縣東部地區強降雨導致道路大面積沖毀、群眾出行受阻被困的時候,他第一時間組織單位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配合交通運輸部門運用無人機測量技術偵察險情、制定搶修方案,為搶險救災貢獻力量。
作為公司創新科技工作室負責人和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負責人,張志剛帶領單位全體員工不斷攻堅克難、鉆研探索。
![](/Files262/BeyondPic/2023-7/19/230718090903d7dc58d97d7c13.jpg)
“近年來,由我參與、指導申報實用新型發明專利13項,在公路行業項目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良好效果。針對農村小交通量公路交通流量小、行車荷載低的特點,組織開展《關于聚乙烯雙壁波紋管在小交通量農村公路中的應用研究》,通過理論驗算和實際檢測,證明了聚乙烯雙壁波紋管可用于小交通量公路,具有大范圍推廣的意義。”張志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將會更加珍惜“天水工匠”的榮譽稱號,恪守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企業其他同事勇攀高峰。同時做好傳幫帶工作,為企業培養更多的業務骨干、技術能手,大力探索和推廣新技術、新材料,共同為我市農村公路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