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至7日,受省農業農村廳委派,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機構評審專家組組長韓冰一行3人,對我市武山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進行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CATL)現場評審。
評審專家組通過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實驗考核、記錄審查等多種方式,對實驗室質量運行體系進行了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考查,對檢測人員進行了綜合性實驗考核。評審專家一致認為,兩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在機構與人員、質量體系、儀器設備、檢測工作、記錄與報告、設施與環境等六個方面基本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要求,具備按相關標準開展檢驗檢測的能力。至此,市農產品質檢中心和秦州、麥積、清水、武山、張家川等5個縣區農產品質檢機構全部通過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CATL)“雙認證”,通過率達到了75%。
近年來,全市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組織開展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著力完善實驗室質量體系、提升檢測人員技能、加大定量檢測頻次,全力推進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雙認證”。
一是建規立制,完善實驗室質量體系。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評審細則》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要求,市、縣農產品質檢實驗室組織人員編寫了《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和《技術記錄》等體系文件,劃分成立了辦公室、檢測室、氣相液相室等內設機構,確定了實驗室內審員、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及其崗位職責,制定并完善了儀器使用、安全管理、人員操作等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日常檢查、內審、考核等方式,不斷發現問題,積極改進,保障實驗室質量體系安全有效運行。
二是加強培訓,提升檢測人員技能。根據省、市培訓工作要求,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組織檢測人員參加國家、省級舉辦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和實驗室認可內審員培訓,積極選派檢測人員參加省級和第三方跟班培訓。同時,定期開展“業務大練兵 崗位大比武”活動,通過每年舉辦的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搭建“理論+培訓+實操”練兵訓練場,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干”的濃厚氛圍,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三是關口前移,加大定量檢測頻次。全市農產品質檢機構始終將農殘定量檢測作為檢驗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以實驗室“雙認證”倒逼監管能力提升,持續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關口前移,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計劃、監督抽查方案以及各項專項抽檢任務要求,以生產基地檢測為重點,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參數,實現了監測范圍、監測品種全覆蓋,充分發揮出了實驗室定量檢測“探頭雷達”的預警作用。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