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監管 優服務 抓規范 提質效
——天水市多措并舉堅決筑牢農資打假“防火墻”
今春以來,天水市深入貫徹全國農資打假視頻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春季農資打假“百日行動”工作部署,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充分發揮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農資打假主力軍作用,突出重點區域、領域和環節,靠前監管,主動亮劍,持續保持農資市場嚴管高壓態勢,全力護航春耕生產,堅定守護糧食安全,全市農資市場平穩有序持續向好。
一、強化組織保障,壓緊壓實農資打假屬地責任。把農資打假納入市委依法治市辦年度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內容,以全省“春季農資打假護農百日行動”和“天水市春風護農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為抓手,進一步理順行業監管與綜合執法職權關系,強化部門間橫向聯動和系統內縱向聯動執法,推動形成執法監管合力。認真落實縣區農資打假屬地責任,召開專題會議動員部署,制定農資打假實施方案,成立農資打假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綜合執法與行業監管單位職責分工,形成了以農業綜合執法牽頭,種子、農藥、肥料、農產品質量檢測、畜牧等行業監管單位共同參與的農資打假工作機制,不斷夯實壓緊屬地責任,有效保障農資打假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二、堅持問題導向,狠抓農資經營主體清查整頓。組建農藥專項督查組,深入清水縣賈川、王河、永清、豐望等4個鄉鎮13家農藥經營門店,對農藥經營主體的經營范圍、硬件建設和軟件資料、經營許可證辦理等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認真比對甘肅省部門間協調監管電子平臺系統內市場主體注冊信息和種子、農藥經營許可備案臺賬,對全市農資經營主體無證經營、不規范經營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和清理整頓。大力推進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電子平臺系統信息互聯共享,將未辦理農藥經營許可和種子備案的市場主體列為重點監管對象,進一步提升農藥經營許可和種子備案工作成效。
三、聚焦主責主業,提升農資違法案件查處成效。聚焦執法辦案主責主業,持續加大對種子、農藥(獸藥)、肥料、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重點領域,城鄉接合部、市縣交界區和部分偏遠山區等重點地區,以往發現問題隱患較多的農資經營主體等重點對象,生產和流通重點環節的執法檢查力度,創新開展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交叉督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全力打好護航春耕生產主動仗,堅決筑牢農資打假“防火墻”。截止目前,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550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生產養殖主體1876家次,立案查處各類涉農違法案件68起,查獲假劣種子、肥料、飼料1370袋,農藥、獸藥1508瓶(盒),畜禽產品922公斤,涉案金額7.27萬元,調處農資領域涉農糾紛3起。全面推行柔性執法,對沒有主觀過錯、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農資經營門店,通過宣講相關法律法規、提醒、規勸、責令改正等方式及時予以糾正,全市共實施行政提醒36次,規勸農藥經營者15戶,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60余份,農業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四、突出主題特色,扎實開展放心農資下鄉宣傳。以“放心農資下鄉保障春耕生產”為主題,采取“執法服務+技術指導+產品展示”的方式,在重點鄉鎮和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化種植示范點開展現場咨詢、培訓和技術服務,邀請連鎖農資經營企業進行產品展示展銷,累計舉辦現場咨詢21場次、培訓班18場次,展銷展示放心農資產品24種2720公斤705瓶(袋),展示假劣農資產品10余種,免費發放殺蟲劑3000瓶(袋)、殺菌劑3500瓶(袋)。扎實開展農業執法宣傳進基地進企業活動,深入農產品生產企業、部分種植大戶開展法律宣傳服務,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向農資經營人員推送農資辨假識假知識、農資違法典型案例,提升守法經營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農資打假和支農護農、打假扶優的社會氛圍。
五、創新監管方式,推進農資誠信經營體系建設。堅持把農資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執法監管的有益補充和優化農資經營領域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深入推進。秦州區實行信用承諾管理,主動公開農資經營主體聯系方式、經營的主要品類、投訴舉報電話等內容,督促農資經營主體誠信自律經營。先后向轄區內農資經營戶發放“農資經營質量安全公示欄”展板60余幅,簽訂農資誠信經營《主動公示型信用承諾書》135份。張家川縣不斷加大對重質量守信譽農資經營門店的培育力度,在春耕備耕期間向群眾推介“放心農藥經營門店”26家、放心玉米種子品種12個,發放《全縣廣大農民朋友購買農資告知書》2000余份,和農資經營戶簽訂《農資誠信經營承諾書》80余份。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