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魅力之城——天水歡迎您來打卡
千山萬水 就愛天水 魅力五月 打卡天水美食(四)
5月5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機構聯合發起的2022—2023年度“中國美好生活城市發布盛典”在成都舉行,天水市榮登“十大魅力打卡之城”,天水旅游再次迎來了高光時刻!扒饺f水,就愛天水;魅力五月,打卡天水”。今天,我們推出第十三期,美食系列之四熱菜加湯。
天水地處甘肅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物產豐富,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良好的自然環境加上羲皇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天水的飲食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天水的風味小吃以面食為主,口味重酸辣,其品種繁多,形式多樣,制作方法精細。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內涵孕育出了一大批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歷經千年經久不衰,凝結著天水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083218310793320335.jpg)
酸辣里脊
酸辣里脊以口味和原料合名,是甘肅天水傳統名菜,秦州八大碗之一,其肉酥翠鮮香,其芝酸辣爽滑,滋汁入盤,響聲大作,里脊爆張,使人刮目相看,贊口不絕!边@道珍品所用的主料“脄”,就是牛、羊、麋、鹿、的里脊肉,烹制時反復捶打,去掉筋腱,然后下鍋燒熟,取出去掉肉上的膜,把肉揉軟。追本溯源,“酸辣里脊”是由“搗珍”發展而來。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088691758713774185.png)
天水雜燴
把雞蛋清和蛋黃攪勻,攤成薄餅。取鮮五花肉剁碎,放入鹽、粉面、花椒后拌勻,加在兩層薄蛋餅中間壓平,上籠蒸熟,切成條形,便做成夾板肉。以夾板肉為主,配以響皮條、丸子,澆上雞湯,撒上蔥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湯盆,量足湯多,葷素搭配,邊喝邊吃,不油不膩,味道鮮美。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092188640722258706.jpg)
十三花
“十三花”因由十三種不同的菜組成而得名,以其品種多樣、精美可口、制作精細、營養豐富、干凈衛生、色、香、味俱全深愛廣大群眾喜愛,是設筵待客最豐盛的美食。筵席先上“九魁”即是八碗炒菜,中間一碗涼拌,若在“九魁”中再加一碗“八寶米”之類的甜品就稱“十全”,在“十全”中再加三碗諸如海參,雞、鴨、魚之類的菜便稱“十三花”。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095165210006651587.jpg)
八大碗
天水“八大碗”,它是當地傳統美味菜肴的主要代表之一。一碗里脊、一碗紅燒肉、一碗酥肉、一碗黃燜雞、一碗雜燴、一碗豆腐、一碗粉條、一碗八寶甜飯。在很多天水人的記憶里,“八大碗”最具傳統風味,是天水人最喜歡的菜肴,更是各種宴席上的“寵兒”。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097835527033743104.png)
天水鍋子
鍋子是天水秦安、甘谷及等地方特有的一種飲食方法,是指一種特質的砂鍋里放入各種食材邊煮邊吃,如同現代的火鍋,所用烹飪器具不同,是當地農村盛行的過節美食使用方法。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099446467291296799.JPG)
秦安肚絲湯
這是一道獨特的小吃。將洗凈煮熟冷卻后的豬肚切成極細的絲,用淀粉配上辣椒絲、胡椒粉、醋等佐料做成湯,文火燒制。成品湯色黃亮,肚絲漂游,吃起來酸辣可口,辣在其中,回味無窮。
![](/Files262/BeyondPic/2023-5/18/6381985116793376189627184.jpg)
漿水拌湯
漿水拌湯,是天水人的家鄉味道。準備好面粉,加入少量水進行撥攪,將絮塊狀的面粉倒在案板上,切剁成顆粒狀,開水下鍋煮熟后澆上熗好的漿水,調上韭菜和油潑辣子、細鹽后即可食用。
今日推薦天水美食打卡風味小吃店
老家八大碗中餐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埠南路6號
0938-2354888
清水縣悅海大酒店有限公司
甘肅省清水縣永清鎮軒轅大道95號
0938-7166000
天水常記呱呱
天水市中華東路步行街4-3號附近
15293810320
天水彭老大肉夾饃
麥積區-馬路西26號西金穗大廈1樓
18294346657
王亞萍過橋米線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宏安英郡小區114#門店
13830818591
吳大師呱呱面皮(育生巷店)
育生巷14號門店
17709381236
武山布衣飯莊
天水市武山縣寧遠大道武山仁愛醫院北側約40米
18294259151
今日打卡街面小店:
永慶路牛肉餛飩
解放路復興茂糕點
堅家河食品廠雞蛋糕
自治巷上一擋五香牛肉
北城門蘇記臘羊肉,
伏羲廟橋店子包子糖酥餅
交通巷婆媳餃子
綠色市場王女餃子
進步巷周記元宵
馬廊巷萬記干果
劉小龍涼粉面皮瓜瓜
花鳥市場南口擔擔涼粉
三中坡坡東側天水鍋盔饃
伏羲廟西側大柳樹天水鍋盔荏子饃
(新聞來源:天水市文旅局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