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5/8/s_ba1f106567e742bdbc0e28bb3cf8a5ec.png)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鞏固前期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成果,全面推進“食安天水”建設,不斷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從2023年5月5日起,天水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開展為期半年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鞏固提升行動。
聚焦聚力“一個目標”
鞏固擴大近年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成果,按照“打防并舉、注重預防、綜合治理”原則,結合“三抓三促”行動,持續開展“凈流”行動,深入實施鞏固提升行動。聚焦熱點難點,排查風險隱患,整治突出問題,強化日常監管,進一步規范農村食品流通供應體系建設,不斷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以“防風險、守安全、保穩定”的實際成效營造持續向好的農村食品市場環境。
緊緊圍繞“四個重點”
一是緊把重點節點。包括傳統節假日、廟會、集市、婚喪嫁娶等農村食品消費高風險時段。二是緊抓重點業態。包括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小銷售店、小攤販,主要輻射農村地區的食品批發市場、鄉鎮集貿市場、農村中小學校園及其周邊食品經營者和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農村集體聚餐等高風險業態。三是緊扣重點品種。包括方便食品、“五毛”食品、休閑食品、糕點類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制品(醬腌菜)、淀粉及淀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特殊食品,食品抽檢監測發現問題較多的食品以及地產小吃、自制熟食、民俗特色食品等。四是緊盯重點問題。包括生產經營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信息不真實的假冒食品,包裝標識、文字圖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誤導消費者的侵權“山寨”食品、“五無”食品,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假冒偽劣、過期變質食品等。
著力提升“五項能力”
一是提升監督檢查能力,迅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全面開展索證索票和進銷貨臺賬監督檢查,堅決依法從嚴查處無證無照從業,生產經營“五無”、過期等假冒偽劣食品,打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問題,確保有案必查、違法必究。二是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持續開展問題隱患排查。科學開展監督抽檢、快速檢測和風險監測,筑牢入市銷售食品“防火墻”。嚴格執行農村集體聚餐“雙報備”制度,加強現場監督和指導力度,不斷提高農村集體聚餐監管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三是提升過程管控能力,持續加強流通渠道管理。對培育完成已經確定的本地農村食品定點配送單位,推動其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逐步實現對鄉鎮、村落全覆蓋配送。對沒有進入配送網絡的農村食雜店要提高風險級別,加強日常監督。積極探索農村電商平臺食品安全配送運行新模式。四是提升培育指導能力,持續推進示范引領行動。進一步規范農村食品經營行為,加大對農村食品經營者的培育指導、監督檢查和整改規范力度,促進農村食品市場健康發展。進一步明確細化規范化建設標準,打造“農村食品規范化經營示范店”。五是提升宣傳發動能力,持續鞏固社會共治氛圍。“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全方位多角度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實現有獎舉報。充分調動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協管員、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及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參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
(新聞來源:天水市市場監管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