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百名社科專家學習二十大精神”筆談(15)
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創新
李順前 劉建軍
(天水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此,報告作出了“六個必須堅持”的高度概括與深刻闡釋。這“六個必須堅持”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既是深刻理解這一科學思想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點,也是繼續推進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點。其中的第三條“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更是對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的科學指引。
一、只有堅持守正才能科學創新
守正創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論。守正創新本身包含了辯證統一的兩個方面,守正與創新相輔相成,體現了“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要求。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分析無論守正還是創新其本質都是堅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以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注重認識規律、把握規律和正確運用規律,而不是從任何主觀的臆想出發,違背規律和否定規律而做出不符合實際的主觀臆斷。我們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走的是人間正道,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篇章。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和發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守正創新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誕生之日起,馬克思、恩格斯就始終堅守和捍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其基本原理具有穿透歷史、穿越時代的強大真理力量,是必須堅持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守正”的根基。他們在堅守和捍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同時還要不斷與各種形形色色的反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堅決斗爭。馬克思主義既是實踐的理論更是人民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必須根據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創新發展,不斷豐富完善自己。
守正創新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鮮明氣象,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顯著標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外的新變化和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在這一偉大實踐中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既堅持了老祖宗、又講了許多新話,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做出“六個堅持”的高度概括既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凝練、科學概括,也是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堅持人民至上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理論的豐富發展。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樣的政治觀區別于一切舊式的政治觀。馬克思主義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堅持人民至上,進一步彰顯了我們黨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赤子之心,對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堅持自信自立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精神的豐富發展。馬克思在創立、發展、傳播和實踐真理的過程中展現出強烈的理論自信,堅信他畢生所從事事業的正義性、思想的科學性、目標的偉大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著自信自立的鮮明特質,彰顯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充滿著豪邁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
堅持守正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的豐富發展。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堅持守正創新,以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高度。
堅持問題導向是對馬克思主義問題導向思維方法的豐富發展。馬克思指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鮮明特點是自始至終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致力于提出新問題并尋求科學的答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和大國外交實踐中存在和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堅持系統觀念是對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的豐富發展。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內部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完成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路徑。
堅持胸懷天下是對馬克思主義為全人類謀利益崇高價值追求的豐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這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思想理念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推動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博大胸懷。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新征程上,我們只有堅持守正創新,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繼續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才能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進一步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三、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必須繼續堅持守正創新。
我們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是守正創新的具體體現。繼續堅持守正創新,首先要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守正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只講守正不講創新,可能導致固步自封;只講創新,不講守正,可能導致迷失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守正與創新的重大意義,明確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同時也強調指出“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這就要求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堅持“三個不動搖”,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同時要緊緊把握“時代”和“實踐”這兩個基點,要有“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的心胸和態度,“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努力實現“兩個敢于”,繼續推進新的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面向未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必須更好地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繼續推進新的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