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筑牢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屏障,確保全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天水市堅持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的底線和“人病獸防、關口前移”的工作方針,以“七個強化”從嚴從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高質高效推進春季動物集中免疫和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早部署、早推進,制定印發了全市春季動物集中免疫通知和免疫計劃,進一步明確目標措施,細化責任分工。組織召開了2023年全市春季動物防疫工作會議,從完善防疫機制、抓好基礎免疫、突出重點疫病、強化預警監測、抓好檢疫監管等九方面對春防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和詳細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各方工作職責,強化了屬地、部門、養殖主體“三方”責任,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機制,完善了全鏈條防控,確保春防工作高質量推進。
二是強化集中免疫,確保免疫質量。繼續對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小反芻獸疫等3個病種實行全覆蓋強制免疫,對豬瘟實行差別化免疫。指導督促規模養殖場戶嚴格按照免疫規范程序實施自主化免疫,建立防疫小分隊,以分片包抓、整村推進的模式對中小養殖場和散養戶實施集中免疫。緊盯“應免畜禽免疫密度達到100% 、群體免疫密度維持在90% 以上、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80% 以上”三個目標,嚴格落實“集中免疫、補免補針、抗體監測”三項措施,確保免疫高質高效推進,保質保量完成。建立“免疫進度日報告、周報告和疫苗溯源”三項制度,及時跟進免疫進度、核查免疫質量,確保應免盡免,不落一戶、不落一針。全力推進甘肅美神育種有限公司等40個養殖企業開展“先打后補”免疫試點,探索免疫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免疫各類畜禽965.74萬頭只,占應免畜禽的100% 。
三是強化非洲豬瘟防控,推進疫病凈化。嚴格落實疫情日報告和“一對一”監管措施,組織動物防疫員進村入場進行疫情排查和宣傳指導,督促養殖場戶落實入欄生豬隔離觀察和檢疫證查驗措施。堅持“檢、堵、控、防、滅”同步,實行分區域、分病種、分類指導的防控策略,按照“一場一策”“一病一案”的原則,制定凈化方案,扎實推進無非洲豬瘟小區建設和布病、豬偽狂犬病凈化工作,切實從源頭控制動物疫病發生。全市共申報疫病凈化場5家,已得到省上批復。其中,天水君太華遠養殖有限公司、金龍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甘肅民順祥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擬創建國家級無非洲豬瘟小區,麥積區遠華畜牧養殖場擬創建省級豬偽狂犬病凈化場,甘谷縣豐裕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安遠種豬場擬創建省級非洲豬瘟凈化場。
四是強化檢疫監管,嚴把質量安全。持續加強動物產地、屠宰檢疫和畜禽調運落地監管,嚴厲打擊通過網絡平臺違法違規進行畜禽交易等行為。強化養殖、屠宰環節檢查督查,開展“瘦肉精”專項抽檢行動,以監管促檢疫。制定了市級減抗達標示范場考核評價的方案,先后5次深入重點縣區開展全市獸藥飼料、畜禽屠宰、動物檢疫等生產經營關鍵環節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檢查行動,確保全市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截止目前,產地檢疫各類動物37.151萬頭只,考核驗收市級獸用抗菌藥達標養殖場14個,抽檢各類樣品6588批次,檢測結果均合格。
五是強化消毒滅源,完善消毒制度。由市、縣區、鄉鎮技術骨干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組成消毒滅源專項小組,深入養殖場戶、屠宰場等重點區域,開展滅蚊、滅蠅、滅鼠和日常消毒、重要時點消毒、突擊消毒、應急消毒等“三滅四消”集中活動。同時,指導各縣區結合轄區內養殖畜種、養殖規模等特點,制定消毒滅源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包村、包場、包點人員,細化消毒任務,落實消毒責任和措施。截止目前,全市投入強力消毒靈、聚維酮碘、戊二醛、枸櫞酸粉、新潔爾滅等消毒藥品20噸,對重點場區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殺,有效切斷疫病傳播途徑。
六是強化物資儲備,夯實免疫保障。市、縣區、鄉鎮動物防疫人員認真盤點醫用口罩、防護服、橡膠手套等現存防疫物資數量,及時補齊備足各種防護用品和消毒藥品。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安排專人成立了工作小組,提前檢修調試冷庫,確保安全運行。各類疫菌苗經技術人員驗收合格后,進行入庫登記,并嚴格按照疫苗儲存條件進行管理保存。各級疫控系統開展了疫苗出入庫管理培訓,對各類疫苗建立了詳細臺賬,確保疫苗全程可追溯,全市共發放口蹄疫等各類疫苗1051.75萬毫升、動物防疫物資35種、消毒藥600箱、宣傳掛圖14400份。
七是強化技術培訓,提高免疫水平。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兩個平臺,采取線上培訓和實地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技術專家就人員防護、免疫注射、消毒滅源等關鍵技術,對全市各級動物防疫員進行全方位培訓與指導。利用微信視頻等線上交流的方式與各類養殖場戶建立高效溝通機制,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場,為養殖場戶提供上門技術指導,全面提高免疫人員技術水平,確保春防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截至目前,累計培訓各級動物防疫人員3000人次。
(來源:天水市畜牧局 轉載:康翠霞)